16:48 英特尔“至强”,让特奥更近、更真! » 博客@英特尔中国

举世瞩目的2007年夏季特奥会已经闭幕好几个月了。回想起来,心中仍不免有所激动:智障运动健儿奋力拼搏、亲人朋友为其加油喝彩的场面仍历历在目。而这一切,除了与健儿们的刻苦训练、组委会的精心筹办密不可分以外,更得益于英特尔®至强®四核处理器技术带来的超越传统的媒体报道方式。

2007年首次在中国举办的夏季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历时10天,共有来自164 个国家和地区的 7,500多名参赛运动员角逐24个体育项目,有50,000名志愿者提供援助,全球重要人物、各国领袖、国际名流以及两、三百万现场观众共同分享了人类精神战胜诸多挑战的胜利时刻。

特奥会对于智障运动员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为了使该盛会更加贴近运动员的家人、朋友和支持者,2007年夏季特奥会首次采用Webcast技术报道比赛实况。但是这带来一个极大的挑战:Webcast项目需部署能够在10天时间内转换和提供大量视频的强大基础架构,以确保顺利、快速地将高清视频文件转换为web就绪文件。为此,他们与英特尔密切合作:

1)利用英特尔最新计算技术构建IT基础架构;

2)基于英特尔至强四核处理器的服务器,为2007年夏季特殊奥会组委会提供了全新的Webcast技术部署方案;

3)采用英特尔至强四核处理技术的服务器全面提高了计算性能,使07年夏季特奥会组委会可快速处理高负荷的视频存储、转换和托管。

五台运行英特尔至强四核处理器技术的服务器为2007 年夏季特奥会Webcast覆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架构部署基础。服务器用于实施web托管、内容管理和视频转换任务。

在10天的比赛期间,由300 多位摄影师在50多个比赛场地拍摄的原始视频录像被送往上海的四所大学,并在此编辑成最长为3分钟的多个视频剪辑。随后,运行英特尔至强四核处理器技术的服务器将这些视频剪辑转换成web就绪文件。其中,一台内容管理服务器用于将web就绪视频剪辑上传到托管服务器,以便全球观众观看。内容管理服务器和web托管服务器运行都由英特尔至强四核处理器技术支持,而且效果惊人。

赛后,2007年夏季特奥会组委会技术主管Donny Lofland说:英特尔至强四核处理器技术完美呈现了全面的Webcast部署。在Webcast部署的所有组件中,英特尔技术发挥了核心作用,实际上也是最易于管理的,减少了我的后顾之忧。作为英特尔中国IT部门的负责人,我为此感到自豪。

祝愿中国北京2008年奥运会也和2007年上海特奥会一样成功!

15:14 预告:来同城豆瓣一起玩耍 » 豆瓣blog

豆瓣同城beta版即将上线,在原有功能之外,会增加”同城活动”新应用。一切你觉得有趣的展览、戏剧、演出、音乐会、沙龙、晚会都可能出现在上面;一切你热衷的饭局、 K歌、球赛都能在上面组织。你可以自己发起一个活动,等待兴趣相投的豆友一起参加,你更可以邀请每天在广播上絮絮叨叨但却从来没有见过的友邻参加你的活动。

我们期待的是,每次你想玩耍的时候都能同好云集,而见面的时候都能问一句:”是豆友吧?”我们更期待在离开电脑屏幕的时候,豆瓣仍能给你的生活带来乐趣。

————
Update:同城豆瓣已经上线,欢迎大家玩耍:)

13:08 Tony:我将写一本关于自由软件的书,如果有10个人来一起写! » 大学小容>善用网络,助益成长!

这个Post里标题里Tony是小容这几天通过豆瓣认识的新朋友。Tony刚刚在祈愿行(Pledgebank.com)里创建了一个祈愿。这个祈愿得到了热烈的回应,现在已经有17个人签名支持这个祈愿了。

祈愿时间线。
下面这张图实际上是祈愿行(Pledgebank.com)网站自动生成的电子海报的截图。用户在网站里创建祈愿以后,需要积极地推销自己的祈愿,招揽足够多的人来签名,支持自己的祈愿,让它梦想成真。

为了提高用户的积极体验,网站也提供了一些自助营销工具,让用户(祈愿者,联署人以及浏览者)可以自主地传播每一个祈愿。

这些工具对于网站来说非常重要,尤其是对祈愿行(Pledgebank.com)这类社会行为分享网站,它们的重要性比起其他的社会性媒体网站来说更要紧。

12:04 两个问题 » 抓虾日记

这次向大家解释两个问题

一个还是大家关注的抓取问题,最近有用户向我们反应重新绑定域名后出现抓取问题,这是因为错误的使用了301重定向所致。我们的spider是支持301永久重定向的,如果你想永久更改feed的抓取地址,可以通过设置301永久重定向来完成,这种情况一般是你托管feed后,可以在feed托管商处(如feedburner,feedsky等)设置退出服务,并转向新的地址,抓虾支持这种服务,spider会根据301重定向更新feed抓取地址。如果feed托管商或用户在更改域名绑定等操作时错误的使用了这一功能可能会导致spider更新了抓取地址。对此问题我们希望大家发现问题后及时向我们或feed托管商联系并解决问题。

另一个问题,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当通过类似这种地址“http://www.zhuaxia.com/item/********”访问抓虾中的某篇文章时,可能大家会遇到“该文章被屏蔽”的错误字样,因此有用户反应是否是我们未经用户许可而删除了文章。请大家放心,我们不会未经用户许可而删除文章。只要你订阅了该频道,就可以在“我的频道”中浏览到你订阅的文章,而通过文章ID直接访问文章单页时,我们进行了关键词过滤,可能会遇到错误页面。大家心知肚明就好,不要就此讨论了,谢谢大家。

Linux系统信息查看命令大全idv2 » Che, Dong's shared items in Google Reader

最近看了一些Linux命令行的文章,在系统信息查看方面学到不少命令。 想起以前写过的一篇其实Linux这样用更简单, 发现这些系统信息查看命令也可以总结出一篇小小的东西来了。

另外这里还有非常多的命令, 可以作为参考。

系统

# uname -a               # 查看内核/操作系统/CPU信息
# head -n 1 /etc/issue   # 查看操作系统版本
# cat /proc/cpuinfo      # 查看CPU信息
# hostname               # 查看计算机名
# lspci -tv              # 列出所有PCI设备
# lsusb -tv              # 列出所有USB设备
# lsmod                  # 列出加载的内核模块
# env                    # 查看环境变量

资源

# free -m                # 查看内存使用量和交换区使用量
# df -h                  # 查看各分区使用情况
# du -sh <目录名>        # 查看指定目录的大小
# grep MemTotal /proc/meminfo   # 查看内存总量
# grep MemFree /proc/meminfo    # 查看空闲内存量
# uptime                 # 查看系统运行时间、用户数、负载
# cat /proc/loadavg      # 查看系统负载

磁盘和分区

# mount | column -t      # 查看挂接的分区状态
# fdisk -l               # 查看所有分区
# swapon -s              # 查看所有交换分区
# hdparm -i /dev/hda     # 查看磁盘参数(仅适用于IDE设备)
# dmesg | grep IDE       # 查看启动时IDE设备检测状况

网络

# ifconfig               # 查看所有网络接口的属性
# iptables -L            # 查看防火墙设置
# route -n               # 查看路由表
# netstat -lntp          # 查看所有监听端口
# netstat -antp          # 查看所有已经建立的连接
# netstat -s             # 查看网络统计信息

进程

# ps -ef                 # 查看所有进程
# top                    # 实时显示进程状态

用户

# w                      # 查看活动用户
# id <用户名>            # 查看指定用户信息
# last                   # 查看用户登录日志
# cut -d: -f1 /etc/passwd   # 查看系统所有用户
# cut -d: -f1 /etc/group    # 查看系统所有组
# crontab -l             # 查看当前用户的计划任务

服务

# chkconfig --list       # 列出所有系统服务
# chkconfig --list | grep on    # 列出所有启动的系统服务

程序

# rpm -qa                # 查看所有安装的软件包

09:06 导航设计与信息架构 » 团队博客 - 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

大部分时候我们讲导航,讲的是导航对内容和结构的一种表现。就是说我们在讨论导航的时候,更多的去关注怎么与之交互,以及视觉上是怎么好看。但是导航,不仅仅局限于交互方式和视觉形式。

被狭义化的导航

回想一下我们是如何设计导航的?难道不正是根据内容、根据内容的结构去设计?最终,导航可能包含了三方面的功劳:交互设计、视觉设计,别忘了,还有信息架构。是信息架构决定了导航的设计。

信息架构决定了我们是用几级分类,一个项目是否可以属于两个或多个分类,等等。信息架构里面,有很大一部分工作是分类。分类,就是对已有的项目、内容,通过已知的共同属性,进行分组、归类。在计算机、信息系统被发明以前,人们就在不断进行着分类工作。从日常生活到科学研究,分类无处不在。我们为什么会要对动物、植物进行分类呢?哦,是为了形成科学的知识体系。那么当然,是先有了动物、植物、微生物的具体存在,才有了界、门、纲、目、科、属、种这样的生物分类法。为什么要分那么细致那么多层级?是因为生物届的复杂性要求分的这么细致。

所以我一直以来支持的观点是,根据内容去进行分类,和信息架构。所以我也十分推崇使用卡片分类法,既是定量分析也是定性分析。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推荐大家尝试。

回到开始的话题,如果我们考虑导航的时候,仅考虑其交互方式和视觉形式,那么很有可能反作用于信息架构。比如下面的例子。

Tab 式导航的例子

我们为什么要用 Tab 式导航?是因为它能比较好的表现出分类以及分类的结构(一般是两级)。并不是因为有了 Tab 式导航,所以人们才把分类分为两级。最初的时候,一定是因为先有了两级分类,设计师才设计出了精妙的 Tab 式导航。而 Tab 式导航的大规模使用,也在反面的影响大部分信息架构的设计。简单的几项内容,本可以一级逻辑表明,却被套用了两级分类,理由是 Tab 式导航比较好看。就好比人们总是习惯于用四个汉字作为导航文案一样。比如蛮好用“新闻”两字可以的,非得用“新闻热点”。这道理是一样的。

导航的交互和视觉设计不应该影响信息架构的设计。鱼眼菜单真的那么好用么?如果原本一个下拉菜单就十个菜单项,你会选择用鱼眼菜单吗?或者又是仅仅因为它很酷。

仍然是那个问题,什么样的内容,决定了什么样的导航。尤其要注意下,我这里说的内容,不仅包括文本资料的分类,也包括功能型网站的用户任务和目标。

导航不仅仅是 Tab

我们看到在 Office 2007 系列产品中,原来的菜单已经被板砖儿样的按钮所取代。这些被称为 Ribbon 的板砖儿,或者称之为 Context Navigation(情景式导航),是对类似交互操作的一种分类。显然,情景式导航,已经超越了简单的针对内容的分类。

搜索框是一种导航吗?这样说似乎有些牵强。但是在信息检索系统中,搜索框、过滤器等,确实是起到了导航作用的。或者我们可以称之为辅助导航。

归本溯源,导航为什么会存在?在所有的系统、应用中,都是为了让使用者能够高效的完成任务、达成目标。这样的话,从广义上讲,引导用户快速完成任务的链接、按钮,都可以作为大导航系统的一部分。

可能很多朋友有这样一个问题:导航设计是否要考虑商业目标?我觉得这与上文并不冲突。具体的可留待讨论。

小结

不要为了导航而导航,前面一个导航是指表现形式,后面一个导航是指实际的导航系统。

对于导航的设计,信息架构比交互方式、视觉形式更加的重要。

导航不仅仅是内容的一种分类,也包括类似交互操作的分类。导航的目的是为了让使用者高效的完成任务、达成目标。

情景式导航有可能是导航设计的一种发展趋势。

转载请注明出自UCDChina.com,谢谢。

相关文章

03:09 我们为什么要参加各种会议 » 谷歌中文网站管理员博客
发表者:Adam Lasnik,搜索布道者
原文: Why we attend conferences
发表于:2007年5月23日,星期三,下午4:17

我向来喜欢旅行,但并不太喜欢坐飞机,正是考虑到这一点,我往往乘坐长途客车出行,即便是商务旅行也不例外。但是,了解有趣的文化轶事、享用各地美食以及 结交新朋友,所有这一切都能让我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即便是一些小细节--例如在悉尼,人们问好时说"How are you going?",在英国要靠马路左侧--四处走走都是如此的令人遐思迩想。

作为谷歌搜索质量团队的一名代表,我经常听朋友们这样揶揄我:"旅途一定很颠簸吧?"实际上我并不觉得惊讶。然而,在这些会议上扮演积极的角色可不总是那么荣耀和惬意的。

从这里,你们可以一窥现实世界:

但是,下面是我为什么仍然喜欢参加会议的原因:

  • 我能从其他演讲人那里学到很多。与来自其他搜索引擎的同行或专家攀谈时,我常常想 -- 嘿,这条信息很有用,或者那是一种特别发人深省的解释方法。在大会上发言,我还是个新手,所以我这块海绵所吸进来的每一滴水都会有所帮助!
  • SEO和站长们一般都是超有趣的家伙。:-)
  • 虽然我未必总是有时间这样干,但能挤出一些时间在这些城市里逛逛总是不错。当然,圣何塞不能算,因为它就挨着谷歌的总部。但是,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到多伦多看一看,(并且有可能在此之前到蒙特利尔过上几天属于我自己的日子。)
  • 我从与我攀谈过的站长们那里学到了非常多的东西。现在我可以回到同事们那里,并对他们说:“嘿,我们的算法要在这些方面做出改进”,或者“他们是这样理解我们的站长指南的,这些挑战都是我们的工具始料未及的”等等。我们的话题不仅限于搜索;关于Gmail、日历以及谷歌所做的几乎每一件事,我都听到了满耳的深刻思想,同时我也将竭尽所能将这些反馈转告我的同事以及其他部门的人。
  • 最后,与一些人面对面地交谈非常有助于我从全新的视角领会他们在线沟通的含义。有时候很容易误读网页上的文字,特别是你没有机会当时提出疑问。而面对面的交流则能把问题说得十分透彻,这样对大家都有好处。
所幸的是,代表谷歌与站长们面对面演示和交谈的人不止我一个,否则我一定会累死,而你们也会被我闷死的。从下面的名单中,大家可以看出,我们这些"会虫子"的确组成了一个团队。从这个月(译者注:2007年5月。以下所有时间均为2007年)起直到6月,谷歌搜索质量团队和站长中心的同事们还将举办下面一些会议:

搜索引擎战略 - 中国厦门 -5月25、26至-30日
  • 朱健飞 (软件工程师): 为什么你被删了?
搜索引擎战略 - 意大利米兰 - 5月29-30日
  • Brian White (技术项目经理)
  • Luisella Mazza (搜索质量分析师)
  • Stefano Bezze (搜索质量协理)
美国营销协会热点话题系列 - 纽约州纽约市,- 5月25日
  • Maile Ohye (资深开发者支持工程师): 搜索引擎营销
谷歌开发者日 - 加利福尼亚圣何塞(地点原定于山景城) - 5月31日
  • Jonathan Simon (站长趋势分析师)
  • Maile Ohye (资深开发者支持工程师)
搜索营销高级展览 - 华盛顿州西雅图 - 6月4日至5日
搜索引擎战略 - 加拿大多伦多 - 6月12至13日
  • Adam Lasnik: 友好型搜索引擎设计最糟糕的SEO神话、禁忌和骗局
搜索经济学 - 加利福尼亚州圣克拉拉县 - 6月27日
  • Shashi Thakur (软件工程师): 友好型搜索引擎设计
  • Greg Grothaus (软件工程师): 网络2.0版的搜索、动态Web站点与SEO
* * *

我们盼望能与你们中更多的人进行面对面交流。即便你不能或不想亲自出席我们的会议,我们依旧欢迎大家提出问题、建议,哪怕在我们的站长帮助讨论组里做一个友好的自我介绍都行。

各位保重,无论你的在线和离线旅行把你带向何方,祝大家过一个愉快的夏天。

^==Back Home: www.chedong.com

^==Back Digest Home: www.chedong.com/digest/

<== 2008-01-10
  一月 2008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 2008-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