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Fenng 发布在 dbanotes.net. | 转载文章是对互联网的伤害
前两天在上海参加技术研讨,讨论了关于 MySQL 的一些面向企业级应用的思路,今天和几位同事开会,也谈及了能否用 MySQL 替代当前 Oracle 的问题。干脆整理一下思路,算是做个备忘。
首先说明一点的是,我不是说 MySQL 没有大企业级的应用,事实上,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成功布署 MySQL 的应用,但是,还不够多,还有许多大企业的关键应用还不敢用 MySQL。或许这篇小文能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些比较"虚"的东西。
由于 MySQL 自己一直没有一个成熟可靠的存储引擎,估计这让他们深感痛处(尤其是目前最成熟的事务型引擎 InnoDB 又在 Oracle 手里)。MySQL 寄予厚望的 Falcon 在开发了两年多之后,建树不大,而该项目带头人 Jim Starkey 前不久又离开了 MySQL,陋屋偏逢连夜雨。
Sun 会给 MySQL 一个稳健的引擎么? 我看短时间内未必能达到。除非,Sun 从 Oracle 手里把 InnoDB 买回来。
如果进行大企业级应用,考虑到引擎本身的稳定性,似乎可选的也只有 InnoDB 了,但 InnoDB 的备份工具又是收费的。至于 MyISAM ,尽管有人的确喜欢用,但对于并发能力要求稍微严格一点,MyISAM 根本不行。
MySQL 中,在线对表对象做 DDL 操作是要锁表的,对于可用性要求比较高,而应用变化又比较频繁的环境,这是个非常很糟糕瓶颈。没想到有什么好的办法,除非,像大家开玩笑说的,把所有的表都预留出足够的空闲列,减少类似增加列的变更麻烦。
这个 MySQL 天生的缺陷在 PostgreSQL 中是不存在的,比如创建索引,可以用CREATE INDEX CONCURRENTLY 的方式来减小影响。(MySQL 后续的版本中在逐渐改善这个问题:添加了 ONLINE 关键字)
这个看似是个小问题,但实际上却是对很多人最为困扰的。
谢天谢地,MySQL 6.0 后终于具备在线备份的能力了。但现在,恐怕比较激进的用户也只能用版本 5 而已。
很多 MySQL 资深用户能够根据自己应用的特点布署适合自己的备份方式(尽管可能也会有缺陷,比如基于时间点的恢复)。
至于另一个常用来衡量 DB 可扩展性的特性:分区,现在 MySQL 已经能够支持了,尽管实现的的确有点晚。而使用 MySQL 的用户,一般都采取 Sharding 的策略对数据进行切分,所以,分区的问题倒似乎并不是最为关键的。
因为是整理思路,这算是这个系列的第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 Articles
评论数量(0)|Add Comments
本文网址:http://www.dbanotes.net/database/mysql_comment.html
最近作者还说了什么? Follow Twitter / Fenng
DBA notes 理念: 用最简约的技术取得最大的收益!
很高兴今天加入博客@英特尔中国的博主行列,并与媒体界、产业界朋友们和广大网友就英特尔中国的产品及产业合作等方面进行沟通。今天正好是我们发布迅驰2处理器技术的日子,我的第一篇博客就谈谈这个话题吧。
迅驰2处理器技术的推出,不仅延续并大大提升了四个价值点的表现,也就是性能、电池续航能力、无线联网能力和支持最轻薄机身设计,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商用客户所关心的可管理能力和安全能力。
有关迅驰2的用户价值,很多媒体已经有很多精辟的报道和讲解。其出色的高清播放和加工能力,以及大幅提高的游戏能力令很多前卫的家庭用户翘首以待。而其内嵌的英特尔®主动管理技术也带来了企业IT主管期待的管理和安全能力。但是,今天我想着重谈的话题则是迅驰2给IT带来的更多的差异创新机遇。
笔记本电脑由于有更强的“个人色彩”,一直以来都很需要个性化的创新设计。笔记本厂商也尽其所能不断推出差异化的产品。而迅驰2的推出则给厂商们提供了更多的创新“素材”,使整机厂商不仅能在原有创新维度上做得更强更美,而且还更带来了一些新的创新方向,比如为服务优化的创新方式。
全新45纳米的酷睿2处理器将提供新的25W TDP的能耗优化版和22x22mm的小尺寸封装。厂商可以在多种TDP功耗、多种封装尺寸和价位的组合中进行选择。这使得整机厂可以根据其专注的不同用户群体,在轻薄时尚和成本点上做出不同的最贴切的平衡设计。今天消费者对MacBook Air 和Thinkpad X300的轻薄设计欣赏有加,而在迅驰2面世后,相信厂商们在各种价位段上的各种时尚设计会使消费者更加喜出望外。
英特尔移动45芯片组带来的支持蓝光加速、HDMI/HDCP、可切换显示技术和闪存加速技术,也使笔记本厂商可以在娱乐应用上做出更丰富的产品组合。硬派游戏笔记本、兼有最佳游戏能力和长时间续航能力的全能本、长硬盘寿命的网络影视娱乐本、支持e-SATA扩展/冗余的创意本等等,不胜枚举。
英特尔主动管理技术带来的则是为服务优化的全新价值维度。在国内有数千万的小企业和数千万的家庭用户,为他们提供服务的MSP业务正在兴起。另外,网上股票交易、网上开店和网上商务对安全的要求日益迫切。为服务和安全优化的硬件,以及与产业链中服务商的合作模式,也给产业发展提供了“蓝海”机会。
这些创新维度大致可以概括成,1)为时尚优化,2)为应用优化,和3)为服务优化。更多的优化创新维度会带来厂商间更多的“价值竞争”,对厂商的市场细分洞察力和产品线运作能力有更高的要求。而金字塔下面的“价格竞争区”考验的是厂商的成本和规模效率,市场整合也会首先在这里发生。国际品牌在时尚化设计做了大量投资,并且在规模经济上占优,而国内厂商则在应用和服务优化上有灵活快速的能力。百花齐放的产业发展最终受益的则是广大的商用和家用用户。 英特尔在国内大力支持创新的“价值竞争”。最新的技术“素材”、国内的软件和固件支持团队和产业链合作拓展支持,会支持整机厂商的创新做得更快更好。产业的成功使得英特尔在国内得到“多赢”的成功,我们衷心希望迅驰2能够为整个产业带来一次共赢的机会。
Comments (0)首先,低调向大家介绍UCDChina的新LOGO。并提醒关注UCDChina的新网站:
本期书友会的重要通知:
1、本期开始,深圳的地点改为问道旅行馆南山店(详情);南京的地点更改为先锋书店(五台山总店,广州路173号)。
2、本期深圳书友会、南京书友会因特殊情况,推迟到7月的第4个周日。(7.27)
08年07月”UCD书友会”通知:
本期举办城市:北京、南京、上海、深圳
本期具体时间:7月的第三个周日(7.20),下午14点30分(南京、深圳地点更改同时推迟到7.27日)
本期讨论话题:浏览器
各举办城市聚会地点及书友会详细介绍:http://ucdchina.org/book/about
提醒:
1、7月份需要借书的朋友,请在7月19日下午6点前,发邮件至 UCDChina@Gmail.com。
2、之前超过4个月还没还书的朋友:
如果这个月还不还书,我们会拿你的押金去购买新书。(按照之前约定:延迟一月不还扣10元,5个月刚好扣完)
特别感谢,北京书友会场地及酒水赞助单位:
转载请注明出自UCDChina.com,谢谢。
I’m happy to announce that version 2.6 of WordPress.org is now available, almost a month ahead schedule. Version 2.6 “Tyner,” named for jazz pianist McCoy Tyner, contains a number of new features that make WordPress a more powerful CMS: you can now track changes to every post and page and easily post from wherever you are on the web, plus there are dozens of incremental improvements to the features introduced in version 2.5.
We’ve prepared a brief video tour of 2.6, if you have 3 minutes and 29 seconds to spare, it’s worth a watch:
If you’d like to embed the tour video in your blog, copy and paste this code for the high quality version:
<embed src="http://v.wordpress.com/mARhRBcT/fmt_dvd"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width="640" height="385" flashvars="blog_domain=http://wordpress.org/development/2008/07/wordpress-26/&width=640&height=385"> </embed>
And here’s a smaller version, 400 pixels wide:
<embed src="http://v.wordpress.com/mARhRBcT/fmt_std"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width="400" height="250" flashvars="blog_domain=http://wordpress.org/development/2008/07/wordpress-26/&width=400&height=250"> </embed>
Here’s a more textual overview of what’s hawt in 2.6:
With the power of modern computers, it’s silly that we still use save and editing metaphors from the time when the most common method of storage was floppy disks. WordPress has always respected the importance of your writing with auto-save, and now we’re taking that to another level by allowing you to view who made what changes when to any post or page through a super-easy interface, much like Wikipedia or a version control system.
This is handy on any blog in case you make a mistake and want to go back to an older version of a post, and it’s super handy for multi-author blogs where you can see every change tracked by person.
A few months ago on my blog we started a conversation about the posting bookmarklet in WordPress and which systems we should look to for inspiration, like Flock, FriendFeed, Facebook, Tumblr, and Delicious. From these suggestions and the Quick Post plugin by Josh Kenzer, we developed a Press This bookmark you can add to your toolbar that provides a fast and smart popup to do posts to your WordPress blog:
For example, if you click “Press This” from a Youtube page it’ll magically extract the video embed code, and if you do it from a Flickr page it’ll make it easy for you to put the image in your post. On my blog I’ve been experimenting with using different categories and the in_category()
function — such as video, quote, aside, et cetera — to create a more tumblelog-like format.
Gears is an open source browser extension project started by Google that developers like us can use to give you features we wouldn’t normally be able to. There are a lot of things we can do with Gears in the future, but in this release we’ve stuck to using what’s called a “Local Server” to cache or keep a copy of commonly-used Javascript and CSS files on your computer, which can speed up the loading of some pages by several seconds (they just pop right up!). You can install Gears for Firefox or Internet Explorer, with support for Safari and Opera pending. WordPress works just fine without it, you just get a little extra juice when you have it installed.
Now when you select a theme it pops up a window that shows the theme live with all your content, instead of immediately making it active on your site. This is great for just test driving themes before making a switch over publicly, and it is also helpful when you are developing a theme and need to test it but don’t want everybody to see your ongoing mistakes development.
Here are some of the smaller features and improvements in 2.6:
wp-config
file and wp-content
directories to a custom location, for “clean” SVN checkouts.WordPress.org had over 75 people contributing code to WordPress 2.6. In addition to the core commit team we had contributions from Dion Hulse, Austin Matzko, Otto42, Benedict Eastaugh, and pishmishy. AaronCampbell and Marco Zehe provided more than a few patches. Back among the top code contributors is Jacob Santos. Alex Concha continues to have WordPress’ back. Joining bug reporting and gardening elite are hakre, Simon Wheatley, mtekk, and Matty Rob. Finally, congratulations to our Peter Westwood on your recent wedding! I’m also proud to announce we’re adding a new core committer to the team: Andrew Ozz (azaozz) has been a huge help to the core team this year, particularly around TinyMCE and making the WYSIWYG something that works for you, not against you.
Because of the new capabilities to make WordPress a clean SVN checkout, plugin and theme authors should do their best to handle forms and posts through WP rather than trying to post to their files directly, here’s a quick Codex article about how to do it using our forward-compatible APIs.
2.6 is pretty much identical to 2.5 from a plugin and theme compatibility point of view, so upgrades from 2.5 should be pretty painless. The 2.5 branch will no longer be maintain so everyone is encouraged to upgrade. Our standard 3-step upgrade instructions apply to this release. There were at least 1,984,047 downloads of the 2.5 series, the fastest growing release we’ve ever had, and I think all of those people will find 2.6 adds a level of polish that really makes WP a pleasure to use every day. (At least I do. :))
There have been rumors and allegations that there was a so-called “easter egg” added to 2.6 early in its development. These rumors and allegations are completely false!
P.S. If you’re a fan of WordPress, consider joining our fan page on Facebook.
五月份前后,小容的上网习惯发生了一些改变。五月份之前,小容登录豆瓣和译言网站的频率很高。而在五月份以后,登录Slideshare.net和Friendfeed.com的频率更好。一个人的时间是有限的,看起来小容是把浏览豆瓣的时间花在了浏览Friendfeed.com上,把参与译言的时间花在了参与Slideshare.net上。下面这四个地址就是很好的明证:
豆瓣日记记豆瓣;
Oliver’s FriendFeed;
Web设计小组@译言;
Slideshare on Friendfeed;
上网习惯和现在小容给这个blog定的主题“善用网络”有关。这个blog的标题自从“大学小容”修改为“大学小容——善用网络,助益成长”之后,还没有正面写过这个新主题,以后陆续会增加这方面的主题。
1、
Slideshare.net的社区最近正在做一个幻灯片竞赛,截止日期是这个月的月底。看这里的精彩作品展览,已经有许多精彩的作品,喜欢幻灯片的朋友可以看看。
那里的明星会员Scott创建一个新小组Presentation Design Tennis,小容在第一时间看到这个小组,那时候,他还没有把小组的活动规则很具体的写出来,只是简单地说每个人创建一张幻灯片,而后大家的幻灯片拼接成一个幻灯片作品。有些类似Wiki概念的幻灯片联合创作。
小容在五分钟内就提交了自己的第一张幻灯片One Slide One People…不过,他们在周六的时候公布了幻灯接龙规则,宣布活动正式时间在周一(七月十四日)开始,前五天的slide由内定的五家幻灯片设计机构参与,从第六天开始开放给所有人投稿,公众投稿的部分会每天挑选出一张最优秀的作品,选入小组。活动为期十四天,整个幻灯接龙最后的成品是一个14张幻灯片组成的作品。
Scott今天已经上传了一个幻灯片来宣传整个活动,小容引用在这里,这个设计挑选了一个特殊的字体,和网球的主题很搭配。
Scott将幻灯片的主题定位为“What is community?”, 小容将自己提交的那张“One Slide One People”从Presentation Design Tennis小组里移开了。等这个活动结束,小容会创建一个新小组,开始One Slide One People的幻灯接龙。
不过,小容也发现Slideshare可以让用户在评论一个幻灯片的时候镶嵌(Embed)入另外一个幻灯片,这是很酷的体验。小容已经试了一下,虽然不够完美,但是已经很生动了。让内容本身作为回复的一部分,将内容组织成会话,这是现在国外网站评论功能的最新进展。
看下面这个例子,这也是幻灯接龙的另外一种方式,你可以用一张幻灯片/一组幻灯片去回复另外一个幻灯片。如果用这样的方式进行Twitter式的幻灯片对话,会发生什么样的场景呢?!
原始幻灯片:Logo Contest Linkeed.com
小容的回复幻灯片:Just two cents to Linkeed
2.
这个星期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个人发展领域的专家Steve Pavlina通过网站发来的邮件列表,他告诉大家说他的新书Personal Development for Smart People: The Conscious Pursuit of Personal Growth即将出版了。
小容不知道大家是否知道Steve Pavlina。如果你不知道他的话,那么小容举几个数字让你对他很快有个了解。
Steve Pavlina 在他的blog里谈到了写这本书的心路历程,他说即使大家像他那样读过1000本乃至更多关于个人发展的书,也不可能读到他的书里写到的东西。Amazon的页面介绍说Steve Pavlina是网络上名闻遐迩的最成功的写作个人发展主题的blogger,他写了超过700篇可免费浏览的文章,每月有超过两百万的读者受惠于他的真知灼见。
Steve Pavilna在他的blog里介绍了新书的框架,上图就是这个金三角个人发展模型。详细,请看这里,如果想看中文版,请到这个页面去推荐给译言的同学们。
Blog成书的故事,小容最近看到好几个。
Bokardo的Joshua Porter写一个主题为Social Design的blog,最近也出版了同一主题的书。
另外一个故事来自Freelance Switch——这是一家商业公司运作的Blog——也在blog更新一年之后出版了一本书:How to Be a Rockstar Wordpresser
看这些书的介绍,你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每个人都会强调,这本书和Blog里曾经写过的东西大不相同,有许多东西是原创而未在Blog上发表过的。其实,即使是发表在Blog的东西,汇编起来,整理成书的话,也是在创造新价值。实际上,Blog成书并不容易,要把不同时期、不同信息环境背景、不同思考角度下写出来的东西,整理成结构有序、整体连贯、内涵深厚的书,不是那么容易。整理的过程,实际上就相当于把blog的贴子当成原始素材,创作一本新书了。
3.
最近和一些朋友交流网络阅读心得。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小容把这个现象暂时叫做“追星阅读”。当我们在访问Blog,看RSS阅读器的时候,对于某些比较热门而且很喜欢的作者,我们会不自觉地这样做:
• 期待他/她写更多:
• 期待他/她写出符合自己的口味的东西;
• 一旦他/她写出不符合自己口味的东西,就开始批判这个作者。
小容觉得这种阅读行为就像追星族一样。追星族将自己的身份建构寄托在他们所崇拜的明星身上。追星阅读者则将自己的个人表达和独立思考寄托在他们所喜欢的明星作者那里。
追星族要想改变自己,尝试去做明星能做的事情,这不是那么容易。然而,对于追星阅读者来说,尝试去做明星作者能做的事情,却很容易。注册一个blog,开始自己的个人表达,记录自己的独立思考,这只在转念之间。
此外,追星阅读者也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调整自己的信息环境,例如:
· 拓展阅读视野、
· 增加阅读兴趣、
· 筛选信息来源、
· 提高阅读效率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每个人的信息环境都可以达到多元、生动、积极而富有创意的境界,这会进一步形塑我们自己。
许多人抱怨大环境,我所在的城市不好,我所在的行业太差了。然而,许多人并未真正去思考如何改变自己的微环境。在网络时代,我们同时身处在复杂的信息环境和现实物理环境中,如何选择在现实生活中和谁交往,如何对在线生活中的信息环境进行审视,这两点都是我们自己可以做出决定的。
我们虽然不能改变大环境,但是,却应该管理自己。
延伸阅读:
褪墨 > 做好自己(下)第五部分:你是自己所处环境的产物
用了這麼久的 Google Code,最近才發現有 Code Review 的功能 XD
最近在開發 GAEO 時用了 Google Code 作 Project hosting,當然也是為了和其它參與開發的強者共同使用的版本控制中心,最近我才發現在 Google Code 居然早就有 code review 的功能,讓開發者們能互相討論彼此 commit 上來的程式碼,感覺十分良好!!
首先,在 project 的 Source tab 下,有一個 changes 可以列出所有的 revision ,大概像這樣:
點了任何一個 revision 進去,除了可以看到 log 之外,也可以針對該 revision 作 code review:
作 code review 時,系統就會把修改的 code 列出來,先選擇要比對的版本:
然後可以在任一行雙擊按鍵加入 comment:
當然,最後你還可以輸入 review 的評語及支持的態度:
如此一來,和其它開發者在共同開發一個專案時,就可以用這個簡單的工具討論你們各寫的 code,非常方便!
四川最大的水电项目因5.12地震严重受损。地震后不久,李晓明到了现场,经采访后写道,即便直接危险已过去,但还需对建筑安全和可能发生的灾害危险采取预防措施。
大坝现场:近虑已除,远忧仍在
汶川地震一度使紫坪铺——四川最大水电站陷入极度危险之中。发电系统瞬间受损,电站机组全部停机,泄洪闸门无法开启,连日降雨使水位加速上升,直至5月17日人力打开泄洪口,大坝才转危为安。
5月23日,记者一行赶抵紫坪铺大坝。距离大坝1公里处的马路边,一座平房徒有残壁,房顶已完全坍塌。房前平地上赫然可见数条地裂缝,沿着岷江河谷方向延伸,正与不远处的大坝垂直相接,该裂缝由此进入库容区,裂缝最宽处近20厘米。
坝顶也不乐观。现场已有武警把守,对坝顶主体部分进行管制。坝顶一道道裂缝随处可见,大坝外侧的水泥栏杆已悉数倒下。坝肩右侧山体多处开裂。大坝内侧,为防止坝体渗漏和迎接即将到来的汛期,水电工程人员身系绳索正紧急抢修坝体上的裂缝。
震后赶抵紫坪铺库区考察的地质专家杨勇告诉记者,在坝顶另一侧出现长约200米的沉陷,大坝泄洪泄沙提闸建筑已经严重变形,库区内一段峡谷两侧山体生成了大型崩塌危岩,紫坪铺坝区已遍体鳞伤。
紫坪铺水库设计库容11.2亿立方米,震前实际蓄水3亿立方米。这座2001年开建的大坝,批准抗震烈度为7度,后考虑水库对下游重要性,将建设抗震烈度提高到8度。此次汶川大地震烈度为11度,而紫坪铺水库离震中不到20公里。高达156米的大坝经受住如此强震未垮塌,一场可能发生的洪灾得以避免,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5月20日,中国电力监管委员会大坝中心、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公司和水利部的专家认为,个别大坝有受损情况,但总体上除非岷江上游有更大余震和更大洪水,这些大坝暂时都是比较稳定的。上游水库即使出现问题,下游紫坪铺腾出的巨大库容,也能够承接这些容载量。
而杨勇考察后对此持谨慎态度,他认为,岷江河谷电站群设施外伤看起来不太严重,但内伤有待进一步评估。而且,包括紫坪铺在内的岷江电站群都位于活动断裂带上,不断发生的余震和即将到来的汛期也将会对岷江河谷电站群构成严峻挑战。对于这些投资巨大、已建或正在筹建的电站群,近虑已除,远忧仍在。
川滇交界区域的雅砻江、大渡河、金沙江流域都在此次地震影响范围内,2020年这里将建成的10多个巨型电站装机总容量相当于5个三峡电站。
5年前的预警:这是一个潜在的“危险工程”
2001年,紫坪铺水库开始兴建。次年,已退休的四川省地震局高级工程师李有才发出预警:这是一个潜在的“危险工程”。
2002年初,李有才在研究四川震情时查阅到一份《四川省岷江紫坪铺水库枢纽工程基本烈度复核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这份由国家地震局地震分析预报中心于1989年完成的报告称,“坝址影响的地震烈度最大可达7度”,李有才认为结论存在重大问题。
“坝址的地震基本烈度不是7度,而应是9度或者以上,工程区坝址地壳并非基本稳定区,而应是基本不稳定区,在这样的基础上进行抗震设计,它将是一个潜在的‘危险工程’——坝址下方成都平原上千万人民的生命、财产时刻受到威胁。”
李有才的质疑主要基于对坝区及附近的重大断裂构造的研究。《报告》中对于通过坝区的多条重要断裂带的活动性研究或遗漏,或缺失,或只字未提。通过对坝区附近地区深部断裂构造及其活动性,历史地震以及古建筑等进行了综合研究后,他认为坝区及附近地区深部处于几组大的活动性断裂构造交汇部位,地壳结构极不稳定,是集聚应力、未来发生7.5级大地震中心的“最佳位置”。
质疑文章提交有关部门后,曾有3位中国地震局专家与李有才座谈,但对方并不认同他的观点。2006年8月16日,李有才在四川省水利厅见到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烈度委员会2003年3月9日下达的《答复函》。《答复函》中说:“即使未来5000年内,坝址区可能遭遇一次九度或九度以上的地震烈度事件,坝址区地震基本烈度仍有可能确定为七度”。而李有才提出了针锋相对的观点:根据近10年4级以上地震观测记录,坝区及附近地区近期有发生7级以上地震的危险。
2006年9月16日,这篇《四川岷江上游紫坪铺水库枢纽工程地质构造背景与地震危险性探讨》的研究文章随李有才对《答复函》的“答复”,向有关部门反映,四川省地震局的“处理函”再次对其观点予以否定。
李有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地震部门是地震安全性评审相关法规政策的主要制定部门,同时又是工程建设安全性评审的具体执行者,有关安全评审意见的申诉处理也由其做出,这从法理上说不通,实际上也可能会带来极大风险。
2008年3月下旬,在向信访部门申诉自己意见的材料中,李有才又一次呼吁对紫坪铺水利枢纽工程进行分析研讨,同时提出地震部门应对紫坪铺及其附近地区的“震情”引起高度警觉,对点滴震情变化进行研究,以防不测。
一个多月后,汶川发生8级大地震。这一回,李有才沉默了。
争议“水库诱发地震”
汶川地震之后,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一种认为紫坪铺水坝经受住了10级地震烈度的考验,表现令人惊叹;一种则认为,这是自然对人类无节制活动的警示,紫坪铺水库可能是汶川地震的诱因。争论焦点集中在了“水库诱发地震”上。
李有才震前撰写的文章曾提及,紫坪铺坝区地处三组活动性断裂交汇部,水库建成蓄水后,由此诱发地震将随时变为可能。四川省地矿局区域地质调查大队总工程师范晓日前也在《中国国家地理》撰文指出,不能排除紫坪铺水库诱发此次汶川地震的可能性。
范晓列举了中国总结的水库诱发地震的7项标志:一、坝高大于100米,库容大于10亿立方米;二、库坝区有活动断裂;三、库坝区为中新生代断陷盆地或其边缘,近代升降活动明显;四、深部存在重力梯度异常;五、岩体深部张裂隙发育,透水性强;六、库坝区历史上曾有地震发生;七、库坝区有温泉。符合条数越多的水库诱发地震的可能性越大。范晓认为,紫坪铺水库符合其中的前六条。他认为,应继续对紫坪铺水库5.12震前的地震监测数据进行研究,作出更深入的分析。“在得出最终结论之前,紫坪铺水库诱发‘5·12’地震的可能性还不能排除。”
持相反观点的一方主要来自于水利部门。四川省水利厅副厅长朱兵在5月21日新闻发布会上否认岷江流域修水电站引发地震的说法。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副秘书长张博庭则认为,强震区水坝蓄水可能只是引发或者说触发地震,而不是造成地震——也就是说,罪不在大坝,而在于地震本身。
张博庭表示,目前在强地震带上建水库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水库诱发地震还有利于降低地震的烈度。建在地震带上的水库就像一床铺在地上的棉被,能使原本就要发生的大地震变成频繁而震级小的多次地震,从而降低地震的烈度。
争论依然在继续。但是经历此次地震后,包括紫坪铺水库在内的中国西南水电开发显然需要调整对于地震的监测和防范级别。
作者简介:李晓明,《科学时报》记者
本文经《科学时报》授权缩编转载
首页图片:紫坪铺坝顶的裂缝 李晓明/摄
七月 2008 |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日 |
1 | 2 | 3 | 4 | 5 | 6 |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