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8 每周一计:用文字注入情感油茶研究会 » Che, Dong's shared items in Google Reader
Google的运气不错按钮,据Google一VP讲它很重要,可以增加Google搜索机器的一点“人”情味儿。 不过,我已经忘记了自己有没有点过。我来搜这个相关的信息,您这么牛,赶紧帮我找出最相关的那些来就好,谁要赌什么手气啊,难道手气好就能搜到,手气不好就搜不到? 百度没有这么干,但他们把“搜索”按钮改成了“百度一下”,不稀奇? 用户会想:这百度一下干什么的啊?点一下会怎样?点了之后,用户看到了搜索结果,找到了答案。哦!不知道的问题,百度一下,就知道了。。百度一下,你就知道,这正是百度的标语(Slogan)。百度的这一设计,巧妙的将品牌因素注入了用户真实的交互体验中。让他们亲身体验去呼应出百度的品牌标语。 但是今天的题目是关于情感化设计的,Google并没有唤起我有某种赌运气的热情,百度了,似乎也平平淡淡,无所谓情感呼吁。但是,Flickr却一直在尝试用文字去表现其个性: 每次Flickr都会变着花招的跟登录进去的用户打招呼。这次用的是荷兰语,嘿嘿,还带了点教育成分,现在你知道怎么用荷兰话打招呼了吧(Now you know how to “hi” in Dutch!)。这个没什么意思吧似乎?放在本地的中文网站,搞这套自然没有大意思。可别忘记了context是Flickr的国际化,每天来自世界各地的用户互相浏览对方的图片,语言正好是一个沟通重要因子~现在Flickr每天就像个可爱的鹦鹉一样,你逗我来,我逗你~ 面对Flickr的八国语言问好,也许你会浅浅一笑,也没有太多什么情感体现啊。但下面这个页面出来时,我真的乐了: 每天关心Feed订阅量的blogger们,有一天再次打开Feedburner这个统计网站,原本只有“我的Feeds”的标签,突然赫然写了一句:我的Feeds是无敌的!我都不好意思了,这简直就是拍马屁嘛,不过,这个这个,我还真的希望自己的Feeds万众爱戴,这马屁我还真喜欢。 再登录一次,发现上面换了一句:我的Feeds订阅量正在雨后春笋般的增长!哈哈,虽然知道是恭维,还是觉得乐了~每次登录,都有一个耀眼的鼓励让你继续努力,让My Feeds更好更好~ 嗯,油茶研究会要为其颁个奖: 设法让用户happy吧~只要你的设计让用户乐了,产品的个性就得到了一次彰显,而用户对网站的情感就会获得一次升华。 作者:油茶研究会
14:38 我们养兔人的择偶标准只说中文的哦一狗 » Che, Dong's shared items in Google Reader

原来老蚕给我杜撰过一篇择偶标准,甚得我心。
昨日灵感忽止,在此忽悠一篇,贻笑大方。

他是(包括但不限于):
有5年以上养兔经验,且死亡率低于1只/2年的;
拥有国内2个以上5个以下大型宠物论坛ID,且发贴超过500篇的(可以合计);
掌握3个以上兔兔日用品、粮草的购买渠道的;
精通各种品牌兔粮及零食的优点和使用剂量的;
知道至少1家治疗兔兔的宠物医院,有曾经去过的经历的(保存病历者择优录取);
对常见病症有医疗经验,且家中有常备药物的;
愿意并欣然使用给兔子刷完毛的牙刷刷牙的;
可以充满爱意,把兔兔掉在地上的便便捡起来的(不用吃);
几年如一日,每天早上先打理兔兔,再收拾自己的;
每天都细心观察兔兔的眼睛、耳朵、四肢、毛毛、大小便是否正常的;
保证兔兔环境的清洁,进屋换室内的衣服和鞋,保证地面没有尘土和细菌孳生的;
从不觉得兔兔有味儿,无论如何都没有的;
兔兔咬了家中任何电器,都不觉得突然,不会责怪、伺机报复的;
无论如何忙累,都会回家和兔兔玩耍至少半小时的;
曾经并且目前仍然愿意,为给兔兔提供舒适幸福的环境为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的;
价值观中有这句话的:兔吾兔以及人之兔。

14:06 世界城市人口超过农村人口Solidot » Che, Dong's shared items in Google Reader
matrix 写道 "2007年5月23日星期三发生了一次巨大的人口统计领域的转移: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地球上城市人口超过农村人口。根据北卡罗莱纳州大学和乔治亚州大学科学家的研究,在那一天,城市人口达到了3,303,992,253,超过了农村人口的3,303,866,404。美国早在1910年代城市人口就超过了农村人口。科学家估计到2010年城市人口将占到51.3%。"

Source favicon13:01 为什么HTML里的Comment是<!--开头? » 王建硕
最近做了两周的产品组培训,让自己对于技术的兴趣又重新燃起。我觉得一个好的技术人员要至少做到两点:开放(或者说有好奇心)和深入(或者是打破沙锅问到底)。在准备下周的UI训练营之前,我简单的看了一些HTML代码,发现还有很多以前忽略的东西。比如我问的这个很白痴的问题: 为什么HTML的comment都是写成 <!-- 这是段注释 --> 形式? 这个看起来最不像HTML的语法,正是源于HTML的父规范 - SGML。在SGML语言里面,<! >表示SGML中的声明,比如 <!ELEMENT IMG - O EMPTY -- Embedded image -->而在SGML里面,评论是用简单的两个横线表示的。第一对横线表示评论的开始,而第二对表示评论的结束。在HTML里面,就直接继承过来,用<!-- -->来代替。 就像还有另外一个SGML语法写出来的东西,我几乎从来没有真正关心过,或者说还很少手写的,就是XHTML 1.0或者HTML 4.01前面的DOCTYPE,比如: <!DOCTYPE html PUBLIC "-//W3C//DTD XHTML 1.0 Transitional//EN" "http://www.w3.org/TR/xhtml1/DTD/xhtml1-transitional.dtd">,这真正代表着什么呢?难道就是一行字符串吗?其实,可以说浏览器就把它当作一段字符串,但字符串的生成,还是有历史原因的。 比如说 <! 表示SGML的声明的开始 DOCTYPE是SGML的语法的以部分,就像另外一个常用的,ENTITIES,在DTD结构的语法里面常常用到。 html说明了这个SGML文档的根tag。 PUBLIC和SYSTEM相对。SYSTEM 会制定这个文档相对应的DTD的未知,应该是:SYSTEM "/dtd/xhtml.dtd"这样的形式,而PUBLIC表示下面将不用URL而仅仅是一个字符串规定DTD的位置,而这个字符串是如此的特殊,我们有一个名字来规定,叫做Formal Public...
Source favicon09:43 Six Apart - Movable Type News - Important Update to Your Spam Filtering » del.icio.us/chedong
# Look for the “SpamLookup - Lookups” plugin set listed among your other plugins. # Click “Show Settings.” # Under “IP Blacklist Services” highlight and replace the text “opm.blitzed.org” with “zen.spamhaus.org”.
Source favicon09:31 BadVista.org: Stopping Microsoft Windows Vista adoption by promoting free software — BadVista » del.icio.us/chedong
With your help, we will: * Organize supporters into effective actions protesting Microsoft's daylight theft of our freedoms * Aggregate news stories cutting through MS Windows Vista marketing propaganda * Provide a user-friendly gateway to free software a
Source favicon04:32 科技写作的一些潜规则 » 格志 - 一起格物致知

CosmicVariance 那儿有个有趣(而且我也能看懂:D)的讨论:为什么科技写作时一般用被动语态?另外,为啥要避免单数第一人称?就是用“我们”而不是“我”,即使文章的作者只有一个人。

这确实是科技写作的潜规则(或者说习惯),我都不知道从谁、什么时候学到这些的了。没有明文规定说必须这样,但是如果不照做,审稿人可能就会看你不顺眼。

Sean 说这些规则并不是伴随科学交流的发展自然产生的,而是人为推动的结果。事情可以追溯到培根,他强调科学研究过程的客观性,尽力祛除个人色彩。也是他主张写“我们如何如何……”而不是“我如何如何⋯⋯”。

这些规则一方面让文章看起来比较客观,即使只是作者个人的想法而已;另一方面,这些规则也确实潜移默化地帮助确立科学研究的客观性,而客观性应该是科学能发展强大到现在这个样子的关键因素。

Source favicon02:38 Putting users in charge » Official Google Blog


I just wrote an opinion piece for the Financial Times on the future of search in relation to personalization. It's about what we believe to be the value of personalized search, especially when you yourself can control the level of personalization. Hope you enjoy reading it.
02:32 Web Service APIs: The Landscape and Opportunities [My China Talk Slides]Jeremy Zawodny's blog » Che, Dong's shared items in Google Reader
Several people have asked for a copy of the presentation I delivered a last weekend at Alibaba's China Internet Developer Conference. After clearing it with a few people at work, I'm posting them here for anyone who wants to see the slides. As a bit of background and disclaimer, I'll point out a few things first: The talk is fairly high-level and full of unsurprising information if you've been watching trends on the Internet for more than a few...
Source favicon01:44 The Office: Creed Thoughts » Movable Type News
Ok, here’s a fun little blog mention that we’d been meaning to post after last week’s season finale episode of The Office. If you watch the NBC show, you’ll be familiar with the dark-hearted fan-favorite character Creed Bratton. In the finale, it’s revealed that Ryan had helped Creed set up...

^==Back Home: www.chedong.com

^==Back Digest Home: www.chedong.com/digest/

<== 2007-05-25
  五月 2007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 2007-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