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汶川发生的特大地震深深地震撼了每个人的心灵,而对于我,因为有亲属在四川,更有一种感同身受的焦急。每天我都利用各种渠道获取最近的救援进展,打电话、上网、看电视,恨不得能亲自到现场加入救援行动。
经过最初的焦虑,现在我终于平静了一些,并且也开始思考从自己的角色,如何能最大地发挥作用。除了贡献爱心,我还能做些什么?
首先我是一个研发人员,最能发挥作用的就是在科研工作方面。我以通信技术人员的视角,经过思考,从这场天灾中总结的技术问题有这样两个:
设备的移动性和通信性能会非常重要,而且会越来越重要。救援行动最初的问题就是信息不通,最初的信息就是军方的移动式通信系统传递出来的。这方面要求我们考虑设备的耗电水平、体积、性能等综合性能。想象如果一般百姓有这样的设备:非常轻,电池续航时间很长,但功能强大,还能自动识别和利用周围的设备和系统,很容易找到网络与外界联系,那样我们就可以在灾害发生的第一时间得到很多有用的信息。其实这样的技术离我们已经不远了,我们有一个团队正在研究的主题“轻装上阵,畅享生活”就是这样一种技术。
另外一个问题就是设备的图形和视频处理功能,这可以说是上一个问题的延伸。之所以特别提出来,是因为我在看直播的时候深刻体会到图像和视频信息的强大。相信很多网友也跟我一样在听记者从救援前线发来报道时,更希望看到,而不仅仅是听到。眼见为实!那些画面传达给人们的信息更加震撼人心。这个研究题目,特别是移动设备上的图形和视频处理,也是我们一个团队的研究方向。
经过思考,我感到非常欣慰——当前在英特尔中国研究中心,我们的研究人员所从事的很大一部分研究工作,正是围绕着解决这些问题的。我们从事的研究工作,不仅是为了人们生活更加美好,也会在今后人类抗击天灾的行动中发挥关键作用。
Comments (0)五月 2008 |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日 |
1 | 2 | 3 | 4 |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