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mentioned earlier that IO scheduler CFQ coming by default in RedHat / CentOS 5.x may be not so good for MySQL. And yesterday one customer reported that just changing cfq to noop solved their InnoDB IO problems. I ran tpcc scripts against XtraDB on our Dell PowerEdge R900 server (16 cores, 8 disks in RAID10, controller Perc/6i with BBU) to compare cfq, deadline, noop and anticipatory (last one just to get number, I did not expect a lot from anticipatory).
Here is result (in transactions per minute, more is better):
cfq | 2793.5 |
noop | 6586.4 |
deadline | 6513.7 |
anticipatory | 1465 |
Here is graph of disk writes (column bo in vmstat) during benchmark
As you see noop / deadline can utilize disks much better.
For reference I used tpcc scripts from https://launchpad.net/perconatools, generated 100W (about 9.5GB of data on disk), and used next XtraDB params:
Entry posted by Vadim | No comment
在化肥污染造成太湖暴发大面积蓝藻之后的十八个月,中国农民的施肥习惯有改变吗?绿色和平中国部分组织公布了调查结果。
2007年在中国东部的太湖发生的大规模蓝藻爆发使两百万人受到了"饮用水危机" 的影响。流入太湖的大量“营养”污染物(氮、磷等)造成了蓝藻严重爆发,使无锡人的水龙头中流出带着腥臭味的绿色的水。这些流入太湖的污染物来自于农业、工业以及生活废水。其中,大量施用在农田里的化学合成肥料是“主犯”之一。这次水危机让无锡人深刻体会到了太湖污染的后果。历年来,政府对太湖污染的治理已经投入了几百亿的资金,2008年,太湖的情况又是如何呢?这一年,太湖蓝藻卷土重来,甚至比往年发生的更早。当绿色和平的工作人员看到太湖的蓝藻时,我们感到很痛心,但是并不意外。
学农业(以来大量化学合成肥料和农药投入的农业生产方式)相关的藻类爆发事件不仅仅影响了太湖,也影响了中国其他地区的重要水系。例如:2008年6月,黄河流域最大的淡水湖——内蒙古乌梁素海——发生了严重的黄藻爆发,根本原因是河套平原灌区农田中流失的大量化肥,通过排干渠系统不断汇入乌梁素海造成的污染;安徽巢湖也是备受化学农业污染困扰多年的一个重要湖泊。
相关政府部门已经设计和实施了多项政策以应对农业污染。比如:鼓励生态农业,循环利用农业废弃物。另外,农业部从2005年开始推行一项全国性的化肥减量政策——测土配方施肥 ,项目实施三年后,全国已累计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9亿亩次。
绿色和平在2008年3月至11月期间在太湖周边进行调查,以检验测土配方施肥在这一区域减少化肥用量、控制农业污染方面的进展。调查中,绿色和平的工作人员在直接流入太湖的两条小河采集了25批次水样,并访问了当地农民,记录他们施用化肥的时间、种类和用量。水样被送往实验室,检验其中与化学农业相关的总氮、硝态氮、总磷等物质含量。
水样检测结果显示,当地在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工作3年后,水污染依然严重。
20批次样品中的总氮浓度超过国家地表水Ⅴ类标准,其余5批次水样超过Ⅳ 类水标准。这就意味着水样采集地的水不能作为饮用水源地,也不适宜人体直接接触。超过Ⅴ类水标准的水,甚至不能用于工业生产和农业灌溉。硝态氮主要来自于化肥流失,水样检测结果显示在施用化肥后,由于降雨或者灌溉的冲刷作用,使水中含有高浓度的硝态氮。检测结果说明,化肥流失造成的农业污染仍是一个主要污染源。农民们也正是,他们的化肥施用量几乎比十年前增加了一倍。
太湖的农业污染仍旧是对无锡的一个威胁。农业污染,同样也是中国其他地方存在的问题。在2005年至2007年,测土配方施肥实施的三年中,每年的全国化肥施用量都要比上一年增加近200万吨(见下图)。与此同时,中国的化肥生产量也一直在上升。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开始于2005年,但是并没有给中国的化学合成肥料施用量带来拐点。大量的化肥仍旧在源源不断地进入水中造成污染,并最终危害人类自身。
年份 | 农用化肥生产量(折纯)吨 | 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吨 |
2002 | 37,910,000 | 43,394,000 |
2003 | 38,813,100 | 46,366,000 |
2004 | 48,048,200 | 46,366,000 |
2005 | 51,778,600 | 47,662,000 |
2006 | 53,450,500 | 49,277,000 |
2007 | 52,485,800(1月~11月) | 51,078,000(全年) |
2008 | 44,740,000(1月~9月) |
当政府投入大笔资金清理藻类时,真正的解决之道——生态农业——却没有得到足够的推广。
在太湖西岸的宜兴,有一个坐落在山脚下的美丽的村子。那里有200亩由“鸭子军团”守卫的水稻田。“稻田养鸭”是一种典型的生态农业模式。鸭子在稻田中放养,它们吃掉稻田里的害虫,杂草也被踩死或者吃掉。鸭子的游动将更多的氧气带入水中,让水稻长得更加强壮。有机肥和鸭粪为水稻提供了足够的营养。化学合成肥料和农药不再是必需品。
与“稻田养鸭”类似,还有很多种不同的生态农业模式可以让农民收获充足、安全的粮食,而且不必以破坏环境为代价。与测土配方施肥相比,生态农业不依赖化学合成肥料,而是充分利用牲畜粪便、秸杆等农业“废弃物”制造有机肥料和沼气。尽管已经有一些旨在推动生态农业的政策,但这些政策的内容和执行仍需细化和加强。需要有更多的财力、物力和人力支持生态农业的推动,让农民、消费者、环境都从中受益。
中国政府急需对测土配方施肥的效果重新进行评估,因为这项政策只是针对化肥使用者(农民)的,而且仍旧是以依赖化学合成肥料投入为基础。如果政府想要切实减少化肥的施用量,就需要制定针对化肥生产者的生产减量政策,这其中可以包括减少对化学合成肥料的生产补贴和优惠。另外,还需要制定一系列鼓励有机肥生产、推广和高效利用的激励政策。
没有更多的时间可以浪费了,中国农业急需从根本上转变农业生产方式。
首页图片kongharald摄
一月 2009 |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日 |
1 | 2 | 3 | 4 |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