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urce favicon21:23 胡乱说两句。 » 格志 - 一起格物致知

这一期的新发现上李淼老师的文章把他上月文章中物理学与佛教的关系又有发展,不知道是不是新发现或者zf主管部门的政策放宽了些,因为当年某编辑跟我说宗教相关的文章一般编辑部觉得还是不发为妙。

看完了之后有很多想法,有些和李老师的文章有关,有些无关,慢慢说。

阅读全文

Source favicon20:36 Bash Shell 快捷键的学习使用 » DBA notes

这篇 Bash Shell Shortcuts 的快捷键总结的非常好。值得学习。下面内容大多数是拷贝粘贴与总结.

CTRL 键相关的快捷键:

Ctrl + a - Jump to the start of the line
Ctrl + b - Move back a char
Ctrl + c - Terminate the command  //用的最多了吧?
Ctrl + d - Delete from under the cursor
Ctrl + e - Jump to the end of the line
Ctrl + f - Move forward a char
Ctrl + k - Delete to EOL
Ctrl + l - Clear the screen  //清屏,类似 clear 命令
Ctrl + r - Search the history backwards  //查找历史命令
Ctrl + R - Search the history backwards with multi occurrence
Ctrl + u - Delete backward from cursor // 密码输入错误的时候比较有用
Ctrl + xx - Move between EOL and current cursor position
Ctrl + x @ - Show possible hostname completions 
Ctrl + z - Suspend/ Stop the command
补充:
Ctrl + h - 删除当前字符
Ctrl + w - 删除最后输入的单词 

ALT 键相关的快捷键:

平时很少用。有些和远程登陆工具冲突。
Alt + < - Move to the first line in the history
Alt + > - Move to the last line in the history
Alt + ? - Show current completion list
Alt + * - Insert all possible completions
Alt + / - Attempt to complete filename
Alt + . - Yank last argument to previous command
Alt + b - Move backward
Alt + c - Capitalize the word
Alt + d - Delete word
Alt + f - Move forward
Alt + l - Make word lowercase
Alt + n - Search the history forwards non-incremental
Alt + p - Search the history backwards non-incremental
Alt + r - Recall command
Alt + t - Move words around
Alt + u - Make word uppercase
Alt + back-space - Delete backward from cursor 
// SecureCRT 如果没有配置好,这个就很管用了。

其他特定的键绑定:

输入 bind -P 可以查看所有的键盘绑定。这一系列我觉得更为实用。
Here "2T" means Press TAB twice
$ 2T - All available commands(common) //命令行补全,我认为是 Bash 最好用的一点 
$ (string)2T - All available commands starting with (string)
$ /2T - Entire directory structure including Hidden one
$ ./2T - Only Sub Dirs inside including Hidden one
$ *2T - Only Sub Dirs inside without Hidden one
$ ~2T - All Present Users on system from "/etc/passwd" //第一次见到,很好用
$ $2T - All Sys variables //写Shell脚本的时候很实用
$ @2T - Entries from "/etc/hosts"  //第一次见到
$ =2T - Output like ls or dir //好像还不如 ls 快捷
补充:
Esc + T - 交换光标前面的两个单词

很多来自GNU 的 readline 库。另外一份总结也很好

记忆是所有技术人员的敌人。一次要把所有的都记住是不可能的。针对自己的使用习惯,对少数快捷键反复使用,短期内就会有效果。

你还知道那些好用的快捷键 ? 补充一下 ?

--EOF--
Source favicon17:07 海龟还是土鳖? » Bo’s Blog 邵博客
我不会投新海龟的公司。虽然我自己是海龟。我也不喜欢我投资的公司招新海归(少数职位除外)。 刚回国的留学生,尤其是在国外多年的,对国内的情况很多时候比鬼佬还不了解。鬼佬还知道自己不了解,海龟以为自己了解,更危险。他们在国外的温室里长大,到了中国的丛林里,被吐唾沫,捅刀子,很多时候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今天和九十年代很不一样。那是,土鳖还比较嫩,而且,只有海龟拿得到钱。现在,土鳖的壳比海龟的还要硬,钱满地都是。 当然,有很多海龟虚心求教,或离开中国不久,所以适应的比较快,但是一开始的一两年是很难的。加上创业本身就是一个脱一层皮的痛苦和艰难,两难加在一起,实在成功的机会太小了。 但我喜欢投回国了两年以上,有中国实战经验的海龟。他们有外国的见识,也有土鳖的机灵和执着。 当然,土鳖和海龟结合起来的团队最好。 相信,过了十年后,我们不会再来谈这个话题。很多土鳖的见识会不比海龟差。而且很多人在工作和学习中,更不谈旅游中,多有出国的机会。出国没什么大不了。 相信,过了二十年后,这个话题会出现在美国。“海龟”是指到中国留学或工作过的美国人。“土鳖”是投票给小布什的儿子,一辈子没拿护照出国美国国门的,象小布什的人(小布什在当选总统前,极少出国。谣言是他当选前没有护照,是个正宗的土鳖。)
Source favicon16:11 Yahoo Publisher Network now has PayPal for payment option » JenSense - Making Sense of Contextual Advertising
For years I have been hearing people asking Google AdSense for the option of payments by PayPal. And when Yahoo Publisher Network launched, publishers also asked YPN for PayPal to be included as a payment option. And I always thought...
Source favicon10:56 Data Management for Internet-Scale Single-Sign-On » del.icio.us/chedong
Google的单点登录系统设计(SSO single sign-on),引擎BDB 分布/同步和冗余策略
Source favicon09:44 我的谷歌排名哪里去了? » Google 黑板报 -- Google 中国的博客网志


在诸如 Google(谷歌)这样的搜索引擎中排名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或公司的经营。很多网站都千方百计地使他们排在相关查询的前列。对某些网站来说,如果谷歌不收录他们,或将他们降权,后果不堪设想。但是,搜索质量是谷歌的生命。谷歌总是在不断地提高搜索质量。在一些情况下,谷歌不得不对某些网站进行降权处理,甚至直接从谷歌的搜索结果中删除。本文介绍一些可能导致谷歌降权或删除的情况,并给出一些补救办法。

谷歌对某一网站惩罚的最常见的原因就是网站的网络作弊。在谷歌网站管理员指南 中,谷歌指出了如何设计网站,网站的内容应包含哪些,网站管理员必须了解哪些技术,并给出了网站的质量指南。任何违反网站质量指南的网站都被称为作弊网站,并可能受到惩罚。在质量指南中,下列行为被认为是作弊:隐藏文本或隐藏链接;隐藏真实内容或欺骗性重定向;向谷歌发送自动查询;使用无关用语加载网页;创建包含大量重复内容的多个网页、子域或域;针对搜索引擎制作的"桥页",联属计划;制作会安装病毒、特洛伊木马或其他有害软件的网页。这些行为的共性是,他们都是为搜索引擎而作,而不是为访问网站的用户而作。

网络作弊的另一种行为是无效链接的利用。一些网站通过买卖链接,或利用其他网站的自助链接功能得到链接,或者干脆使用垃圾链接软件来得到完全无效的链接。这些短视行为影响了谷歌排名算法的正常运行。谷歌不得不调整算法对这些作弊的网站降权。事实上,有些网站本身做得很好,他们根本不需要通过作弊得到无效链接。假以时日,他们的网站自然会得到很多更有效地链接。谷歌的算法对于自然链接和无效链接的区分保证了排名的公平性。

在有些特殊情况下,谷歌也对一些网站进行删除。一年前,我们收到用户的投诉,说他们受到了敲诈。敲诈者说他们能控制他们的网站能否被所有搜索引擎收录。我们查了一下原因,发现该用户的网站被黑了。在用户网页的目录下,针对搜索引擎的文件robot.txt(http://www.robotstxt.org/wc/faq.html)可被黑客随意修改。有些黑客干脆在被黑的网站下新建一个目录或一个程序产生作弊网页(谷歌称之为寄生作弊)。被黑的网站往往被谷歌删除了还不知道为什么被删。

当然,谷歌是个全球化的公司,在显示搜索结果时,谷歌会遵从当地的法律,过滤掉那些违反当地法律的网站。有人也许会问,会不会有误伤?自谷歌开始反网络作弊以来,谷歌的 webspam 工程师总是尽量使他们的算法的精确度接近 100%。既然是由算法来判断是否作弊,不可避免有误伤。但是,可以保证的是,误伤的可能性相当低。

那么,怎样判断你是否被谷歌降权或删除了?简单的判断删除与否的方法是在谷歌中使用 site 查询。例如,如果你的网站名是 foo.com,且以前曾被收录过,你可以在谷歌中查询 site:foo.com。如果没有结果,则说明谷歌已删除你的网站。另一种更精确的方法是利用谷歌的网站管理员工具注册并查询你的网站的信息。

在要求重新收录或找回排名前,用户必须移去违反网络管理员指南的内容,或检查自己的网站安全性能以保证没有被黑。对违反当地法律的内容也必须移去。被降权的网站必须撤掉不合理的链接。否则谷歌会拒绝用户的要求。

在确保你的网站正常后,你可以再通过网站管理员工具来要求重新收录或找回排名。需要说明的是,谷歌不保证重新收录你的网站,更不保证恢复你的排名。另外,重新收录或达到一定的排名需要一定的时间。对于那些一再犯同样错误的网站,谷歌极有可能对重新收录的要求置之不理。

谷歌非常重视和广大网络管理员的沟通。我们有个英文网络管理员的博客,我们很快会推出中文网站管理员的博客。谷歌也非常欢迎网络管理员对我们的搜索质量提出宝贵建议。例如,如果你注册了谷歌 Webmaster Central,你可以用这个表格报告作弊网站https://www.google.com/webmasters/tools/spamreport?hl=zh-cn。如果你不想注册谷歌账户,也可以在这里举报:http://www.google.cn/contact/spamreport.html
Source favicon08:45 习惯必须延续,必要可以延伸 » Taobao.com UED Team
  选用了正淳的一句“习惯必须延续,必要可以延伸”当作这篇文章的标题,呵呵,正淳不要说我侵权就好!这话说的很有道理,自己在做项目过程中就遇到了这样的问题,后来想了想,归根结底是如何准确理解用户习惯的问题。 1.关注用户的利益点。 对于改变一个用户习惯的产品,可能比你新做一个产品出来要想的更多,用户对原来系统的依赖性依然是很强的,经常会将新系统与原来的系统进行比较。新系统中必须保留原来系统中所有的跟用户有直接利益关系的已知的功能。否则,用户会感觉到以前为之付出的精力或者关注的焦点被无情的剥削了。 2.用户的习惯是不能违背的,但是是可以打破的。 用户已知的认知与习惯中,我们的产品必须是有印象的,似曾相识的,也就是说,用户在用到新的产品的时候,会马上联想起以前用过的各种产品,这是由于人的惯性思维引起的。他们会不由自主的用老的产品或者用过的产品来对比新的产品。有的时候哪怕是错误的习惯,可能也会被继承下来。那么,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继承习惯。这里说的不是照搬,而是按照用户的习惯进行设计。当然,也必须要有突破的地方,不然产品不会对用户有什么吸引力(排除其他因素的影响)。对于用户用的不爽的地方,进行优化,或者突破,或者延伸,让用户感到比以前更方便了,那么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 “习惯必须延续,必要可以延伸。”正淳的解释可能更加恰当一些。 3.用户期望与众不同。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不同的,而如果产品达不到这一点,那么将会给用户带来很多不爽。个性化的产品,就一定要个性化,当然这个应该在用户可承受范围之内。Google放弃他那100年不许变的界面,也变得那么可爱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ps:实践中得出的经验之谈,希望听到不同的声音,大家一起讨论。
Source favicon08:12 animated residential growth map » information aesthetics

trulia_hindsight.jpg
an animated & fully browsable map of all homes in the United States, based on the huge catalog of U.S. residential properties & their construction dates retrieved from Trulia. developed by the well-known stamen.com, the dynamic animations use the year the properties were built to show the growth of streets, neighborhoods & cities over time.

it is quite impressive to explore how some sudden residential growths develop over time, ranging from the lineair, grid-like Piano, Texas, the internal redevelopments caused by SoMa San Francisco or the fast growing metropolitan areas around Las Vegas.

[links: trulia.com & stamen.com]


^==Back Home: www.chedong.com

^==Back Digest Home: www.chedong.com/digest/

<== 2007-05-29
  五月 2007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 2007-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