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8 内容呈现建议十条 » 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

围绕文字、符号、链接三个方面,主要是中文,草拟的个人行文经验:

1. 文字避免写错。应付挑剔的读者是一个方面,某些关键词的错误,有可能就避过了搜索引擎抓取。

2. 文字密度节奏的控制。段落在四行左右比较合适,宜少不宜多,同时避免文字量大的段落连续堆积,段落之间最好的节奏不是一一二二三三,而是类似一三二三一二的无序结构,纵横道理类似。

3. 词语避免在同行断开。比如行末一个“搜”,下行头一个“狐”,用户读起来比较费劲。注意英文的默认段落内,一个单词不会断开,原因也是如此。

4. HTML结构代码符合语义标准比较混乱的大概是有序、无序、定义三个列表,写12345和使用ol的效果区别不大,但搜索引擎会认为他们的意义不一样。

5. 实体转义码的作用。典型如在中文后用&nbsp;表示英文空格,使用&copy;表示版权,还有使用&lt;和&gt;替换<>显示HTML代码等用途。

6. 标点符号避免写错。中文的博大精深主要依赖于标点和断句。标点符号除了能准确传达语气和语境,其实也有一定的语义分析价值,只不过现在的搜索引擎技术还无法实现。

7. 符号的应用和差别。有中英、全半角之分,符号呈现和字体样式定义是配套的,比如()和()的效果差异。常用和特殊符号建议少用,包括○↑★→⒌Ⅶ○『△等等。

8. 中文数字和阿拉伯数字的区别。看个人语感和默认规范,主要是统一和前后一致。

9. 链接量的控制。单篇内容的关键词控制在5%以内比较合适,否则看起来到处都是重点,意义适得其反,而且给视觉效果处理也增加了难度。两个链接上下重叠在一起的效果并不好,三个就会很糟糕。一篇400字的内容,20个字10个词的链接都在上半截也不好,因为整个页面不平衡,同时和密度也有关系。

10. 色彩的合理使用。不同颜色的功能区别,比如链接提示,得给用户清晰的逻辑,字符是否可点需要看出来,而不是试出来。除此之外还有不同深浅的强弱区别,最后还得控制色彩数量。

以上只是文字的表面细节,原则上只是尽量,毕竟内涵最重要,实在有才的牛人另当别论,可能行文糟糕也是一种风格。具体需要用户感知和配合的注意事项,请阅读注意界面上的文字其他文章。

注意,某些在非固定宽度下不适用。

转载请注明出自UCDChina.com,谢谢。

相关文章

究竟有多少访问量?这取决于使用谁的计算方法译言-技术与创业 » Che, Dong's shared items in Google Reader

原文作者:LOUISE STORY
原文链接:How Many Site Hits? Depends Who’s Counting
译者:苹果虫

 

究竟有多少访问量?这取决于使用谁的计算方法

 

在上个月,统共有多少人访问了voguew杂志的网站style.com?是421000,或者是更乐观的497000?或者真实数字是比这两者高出两倍的1800000

这个答案——或许是以上三者之一,或者三者都不是——对于网站主conde nast和在网站投放广告的公司如ralph Lauren来说,都是一个棘手的问题。Conde nast的网络计数(1800000)显然远远高于comscore421000)和nielsen/netratings(497000)提供的数据,而后两者的数据则用来确定广告投放率。两方统计数据方面的差别带来了无数的麻烦。

其他大媒体公司——包括时代华纳、金融时报和纽约时报——都因为自己对网站访问量的统计数据远远高于第三方,而遭陷困境。数据存在出入,有很多原因(比如如何统计在家里上网和在办公室上网的人们),但是却铸就了同一个结果:网络广告的增长被严重滞慢,因为没有人能够准确获得基本的访问数据。

你应该知道统计方法(measurement)是广告商为什么在网上没有大动作的重要原因之一,尽管他们能够投入更多的钱,harris millard说,他是martha stewart living omnitmedia的媒介总监,以前曾是yahoo的销售主管。“它起到了严重的滞慢作用,成为我们实现真正进步的坚固路障”。

人们期待今年网络广告市场的总额会超过200亿美元,这是200496亿美元的两倍还多。没有人怀疑市场规模的增长——尤其是当广告商正在改进自己的方法以便将信息精确的投放到特定群体——但是问题依然存在,统计数据的出入程度将会把市场往后拖。

 “这是一种反常,因为在线下并没有这种数据差别现象”,jim spanfeller说道,他是forbes.comceo,按照他的统计,forbes.com上个月总共有1.16千万的美国本土访问量,远远高于nielsen/netrating0.75千万和comscore0.58千万。

 

当然了,媒体公司就受众数量跟广告商有着长久的争议。电视广播公司不能证明有多少人看了他们的节目。出版商有明确的发行量,但是他们不知道每一份出版物被反复看过几次。所以媒体公司需要nielsen这样的公司来提供第三方数据。

 

但是互联网给予出版商们一种新式武器:包含精确站点访问量和网页浏览量的原始服务器数据。这个数据并不直接关系到访问者的数量,但是的确给出了一个差不多的数据,这个数据远比统计公司使用参考样本得出来的数据精确的多。

但这远不能解决数据差别的问题,而且网络看上去又增添了不少新麻烦。许多广告商按照广告每形成一次“印象”付给网站费用,一次“印象”意味着广告被一位读者阅过一次,但是每个公司都用自己的方法来计算“印象”。

 “其中有一种是正确的,或者另一种是正确的,但不可能这些方法都是正确的”,jack wakshlag说,他是特纳广播系统的研究主管。“有趣的是人们拿它当作更加能够被测量的媒体形式来讨论,但是我们却一直没有找到证据来说明这一事实,因为至今我们还没有在标准和计算方法上达成一致意见”

为了体现事态的严重性,两个广告投放大户——starcom midiavest groupthe mindshare unit of group M,WPP的一部分——在去年春天向那些主要网站发出威胁,如果这些网站不在数据矛盾问题上做出积极的行动,他们将会放慢广告资金的流动。广告主关心的不仅是多少人访问了网站,他们还关心自己的广告出现的频率是多少。

媒体公司的确在统计广告出现在自己网站上的次数,广告代理公司比如atlas——最近被微软收购——和doubleclick,如果联邦贸易委员会点头马上就会成为google的一部分——也在做这样的工作。然而,曲调的不同决定了舞姿,每个公司得出的数据也不一样。

 

 “如果在一个经费有200万到300万的大型项目中出现了5%的出入,那么我们就研究那部分有意义的投入”,mindshare interaction的首席执行官john montgomery说。

数据矛盾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如何去测算工作场所里的网络应用.nielsen/netratingcomscore都用有代表性的用户样本来监测网站,同时用流量样本来推算一个网站的整体访问数量。但是网站提醒说这些测算系统将那些在工作时间上网的人们排除在外,尤其是那些办公场所所应用的合作软件,使用这些软件所产生的访问行为容易被上述监测系统所忽略。

这个问题被cnn.comforbes.com等网站大力强调,因为他们宣称读者中有很大一部分都在工作期间浏览自己网站。Forbes.comspanfeller先生说统计公司的数据有时候“与真实性没有任何关系”;统计公司针锋相对的说像spanfeller先生的主管们在关于自己网站的受欢迎程度上简直就是自欺欺人。

 “将受众群体表现的尽可能大,这符合他们的自身利益”,comscore的主席Gian M fulgoni如此说。掌管Nielsen/netrating全球运营和美国销售事务的副总裁manish Bhatia也同意这一观点。“如果那个推算数据更高一点的话,我不相信还会有这种争端发生”,他说,“人们更倾向我们这一边”

当被问道,是否仅仅因为事实与自己的目标不相符而使得网站感到恼火?conde nast的市场研究高级副主管scott macdonald说到“基本上比较合理。大家都喜欢宏大的数字”

但是,他说到,样本统计也存在问题。Conde nast在去年晚些时候曾经跟comscorestyle.com的相关数据进行过争论。“他们不能真正做出解释,这一点他们也承认”,他说。

Conde nast计算互联网读者数量而comscoreneilsen/netratings则不,但这不能全面解释数据差别的矛盾,Macdonald先生如此说。他找到数据样本统计方法的错误之处,认为这两家公司都没有完全考虑到那些经常浏览旗下网站的富人们。

关于数据样本的抱怨一直不停:一些网站宣称数据样本在大学学生群体、西班牙裔群体和其他人口群体方面缺乏代表性。

 “你从数据样本中得到的结果将会影响你做出的既定选择”,金融时报的广告战略主管rob grimshaw说道。“数据样本存在自然的偏向。而在互联网时代,我们能够有一个真正的更准确的系统”

媒体主管也表示很多组织都被许可自己组建一个统一的站点联盟以应付媒体评级。而那些与时代华纳等有竞争关系的出版商则认为这不公平,拿cnn来说,它的外部评级部分包含了cnnmoeny forturn time cnn sports illustratedgolf

ComscoreNetratings都跟媒体分级委员会的审核部门合作,一个从上世纪60年代就实行媒体分级制度的非盈利性组织。在其他问题方面,委员会一直在调查那些公司的数据样本是否在事实上代表了所有的网民。

统计公司宣称自己改进了数据样本,同时反手一指那些网站,指责他们混淆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traffic,并且将那些既在家中登陆又在办公室登陆的人做了双重统计。

为了让事态变得更加复杂,大多数人声称,那些删除了cookies——嵌在电脑上能够追踪网民在线行为的小代码——的受众也被网站的服务器重复统计了。

Comscore指出删除cookie是自己和conde nast对于style.com的统计数据存在差别的原因。一些新闻站点劝说自己的访问者订阅进行注册,以便改善自己的统计系统,但是很多人都拒绝这样做。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我们一直在呼吁更多的计量维度”,微软数位广告部的全球贸易市场主管Stephen kim说,“现在我们正在做,而许多人却在如何应付多维度测算方式上有些迟钝”

添加评论

相关文章:

  花十二個月建立一個成功的網站

  节约你的网站带宽

  如何确定网站的价值

收藏到QQ书签收藏到QQ书签

09:27 Facebook值多少钱? » WebLeOn's Blog
最近Facebook又一次被抬上了媒体的焦点,原因是它在短短几天之内收到了近7.5亿美金的投资。其中的5亿来自两家纽约的对冲基金,而另外2.4亿美金来自Microsoft,而MS投资以后,仅仅获得了1.6%的Facebook股份。

于是乎,貌似理所当然的,我们就有了对Fackbook的估价:2.4亿/1.6% = 150亿美金!!正如下图所示,Facebook好像一下子成为了美国第五大最有价值的互联网公司。


但是仔细比较一下图中Facebook和其它企业,Facebook的商业模式和获利前景,并没有那么清晰。我一直觉得Facebook还没有达到人们所认为的这个价值。我在之前的文章中也说过,60亿美金对于Facebook来说已经是天价。

Facebook的平台化可以说是非常成功的,但这种成功并不能完全等同于商业上的成功。如果在社会性网络的创意和用户数量上,Friendster和MySpace不也是曾经的成功者么,可是现在谁又能说他在商业上最终是成功的?

Facebook的新广告平台,听起来很诱人,有人说它是AdSense Killer。但以如今AdSense的规模,要杀掉实在是很难。在网络经济中,创新者成功很难,但复制成功有时候更难。

作为一家社会性网络,在没有明确收入能力之前,它的价值还只能用它的产品和网络来衡量。150亿美元就目前来看,肯定是大大高于Facebook真正的价值。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之前要出60亿美元的那个,也是Microsoft。对Facebook的高估,本身也不是一个共识。而对于微软来说,买Facebook目的何在?看好Facebook的Flyer,然后想用aQuantive去卖?这个组合能不能成功,真的很难说

如今的Facebook,可能只是一个暂时的信仰而已。
09:16 美议会通过“全球网络自由法案” » It Talks-魏武挥的blog

我很少转帖,但这篇一定要转,来自景观360

美议会通过“全球网络自由法案”

由共和党新泽西州议员克利斯.史密斯于今年一月再次提出的“2007年全球网络自由法案”(H.R. 275: Global Online Freedom Act of 2007)今天(10月23日)在众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上,经过辩论之后,得到大多数在座议员的支持,获得通过。这一条法案的中心内容是:“促进因特网上的言论自由,保护美国的企业,使之不致强制性地被迫参与外国政府的迫害行为以及为其它的目的服务”。这项法案的通过,对于中美之间的商业、媒体甚至外交关系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在表决之前的讨论会上,史密斯议员在他的陈述中,指出(此处有删节)政府的做法特别恶劣。如今(此处有删节)的牢里关着几十名因特网“罪犯”,他提出(此处有删节)的案子为例,只因向境外透露了当局下令不要媒体报道(此处有删节)的消息,就被判了十年。另外一名越南记者在网上介绍民主的定义,也被当局判了五年。美国电子科技公司参与不自由国家的封锁、过滤和散布病毒的工作,思科公司还把侦测技术卖给(此处有删节)的国安警察,这是不能容忍的。

另一位民主党华盛顿州的亚当.史密斯议员提出了反对的意见,他认为限制美国公司的科技出口是很敏感的问题。国会不应立法来干预,这反正也解决不了真正的问题。

主持会议的兰托斯议员在宣布提案表决之前,再次强调,如果美国政府定出了明白的规定,今后如果(此处有删节)政府再胁迫雅虎或古狗等公司交出什么用户的个人资料或者要求他们作出自我审查的措施时,他们可以说,按照美国的法律,我们无权这样做。

于是,这个由史密斯提交,得到共和党的兰托斯、沃尔夫、罗拉巴克等五位议员支持的275号法案,以绝对多数的赞成票获得了通过。

下面是“2007年全球网络自由法案”的要点:

1.促进媒体在搜集、接收、传布讯息和思想的自由

2、发挥美国的影响,使用一切适当的工具来支持信息的自由传播

3.制止美国企业参与限制因特网自由的国家之网络审查行为

国会表达如下的愿望:

1. 总统应当寻求国际结盟来保护因特网自由

2. 美国公司如果协助外国政府来限制美国所支持的网站的话,他们就违反了美国的外交政策利益

修改“1961年对外援助法案”,对外国的电子信息传播自由给予支援。

在国务院成立“全球网络自由办公室”。

每个年度向总统提交那些限制因特网自由的国家。禁止美国企业在这些国家中透露个人的电子通讯资料。

禁止美国企业从网络上收集并保存有关个人身份的资料,并且将之提供给有关当局,除非这是合法的、出于跟加强外国人法有关的目的。

要求美国公司向“全球网络自由办公室”报告限制因特网自由国家中有关审查网络的讯息。

禁止美国网络公司在限制网络的国家中,去从事阻塞美国所支持的网站的服务。

我们应当有一份向控制网络国家出口控制网络自由的商品的详细报告。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 /a>本站作品采用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禁止演绎 2.5 中国大陆许可协议进行许可。
Copyright© 2007 作者及版权归属: 魏武挥 at ItTalks-魏武挥的blog (数字指纹:数字指纹:18531a57ccc95fdb8ecb9482f1a61a8c

18531a57ccc95fdb8ecb9482f1a61a8c)...
09:14 FaceBook API的对象结构图 » Photos from 车东

车东 posted a photo:

FaceBook API的对象结构图

loop2.cn/?p=108

cURLing - Not just for Canadians anymore!Official Google Data APIs Blog » Che, Dong's shared items in Google Reader
Posted by Ryan Boyd, Gogole Data APIs Team

Since Google data (GData) APIs launched, lots of developers have expressed interest in accessing the APIs using cURL. Whether for use in scripts or just to debug their applications, developers have used this simple command-line tool for working with the APIs. cURL supports doing all types of operations, including posting new entries, updating/deleting existing entries and querying feeds. cURL is even capable of performing operations with our APIs which allow for upload of files for Picasa and DocList.

Take a look at the following article, and discover how easy it is to work with Google data APIs using the raw HTTP and XML that lies at the core of the GData protocol:
* Using cURL to interact with Google data services

If you want to talk about the article, or share your experiences using cURL, join the discussion on our GData group wiki page.

See you on the ice!

^==Back Home: www.chedong.com

^==Back Digest Home: www.chedong.com/digest/

<== 2007-10-25
  十月 2007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 2007-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