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搜索引擎一样,BBS也是一种很古老的新媒体,新浪这个门户诞生之初就是一个体育BBS。陈彤这位新浪新闻的掌门人也就是该BBS的版主。
从我个人对搜索引擎和BBS的判断来看,我所谓的“新媒体”并不是时间上的一种定义,不是谁新谁旧的问题,我更注重这个媒体介质赋予受众话语权的机会大小。
BBS给了受众很大的便利来发布他们的言论,这个便利是等同于“零门槛”的。BBS后来被定义为“社区”,但我认为这种社区是初级形式的(我称之为澡堂模式,喧嚣,但又面容模糊),关键在于BBS依然是以信息为主的内容组织形式。
打开任何一个BBS,扑入眼帘的是一条条的帖子,也就是信息。发布者在BBS里不是那么重要。对于后来的Blog或者点评类网站而言,BBS更像是一个公共的广场。谁都可以在这里说上两句,谁也都可以为自己的言论不去负什么责任。
网络语言暴力普遍存在于BBS中,这和BBS的这种以信息为主的内容组织形式不无关联。
当然,BBS还是有一些“人”的迹象的。比如混这个坛子很久的资深用户,或者“斑竹”(BBS管理人员)。这些被称为“大虾”的人,基于BBS普遍实行的积分制,都享有较高的等级。
我个人的感觉是,在BBS里比较容易建立个人的名望。这有些古怪:在一个以信息为主的网站里容易建立个人的名望。我的推测是BBS的互动性极强,而且这种互动性,是以帖子发布者(传者)为核心的,术语叫做“跟贴”。一个跟贴众多的帖子系列(也就是一直是该用户发主贴),天然就会给陌生到访者一种名人的感觉,从而形成“名望的螺旋”。
一个例子是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这位公务员一开始是在天涯论坛里写这本长篇正史连载《明朝那些事》的,并迅速积累了名望(由此可见,在BBS里写连载是个不错的个人品牌推广方法)。在经历了一次所谓倒版(也就是和版主发生冲突)事件之后,当年明月将阵地转移到了新浪的blog。我对此事的判断是:利用BBS可以迅速积累名望,但这只是第一步。名望的固化最终将通过BLOG来完成。
建立一个BBS并不像很多人那样想像得困难。比如Discuz或者动网,这两种软件就提供了架设BBS最基本的技术支持。稍许懂一点技术的人,可以很轻易地利用这种程序架设起一个BBS。也正是因为此,中国有很多BBS的技术底层是一样的,这也为后来的奇虎以及大旗这类BBS内容聚合站的产生提供了整合基础。
但无论如何,如果参照二八法则的话,大多数BBS用户在BBS中没有任何可信度可言,因为它们(请原谅我使用它们,而不是他们)只是一个ID。利用没有可信度的ID,做一些破坏的事情是很容易的,但想做一些建设性的事情非常之难。BBS所谓的社区营销,基础并不扎实。
不过,后来有些BBS(例如一个专注于军事领域的铁血论坛)开始引入博客机制,比如“博客贴”。每个论坛用户的ID背后还代表着一个相应的博客,一张帖子可以同时是一篇日志。同样的内容以不同的形式展示,这是很有趣也是我很看好的做法。这种进化机制的发展方向,是融合BBS和BLOG各自优势的方向,值得多加研究。
麦田有连续四篇对BBS的反思,令我很有启发,推荐大家阅读:
一、mop到底为什么受挫
二、尴尬的用户选择
三、核心用户决定网站宿命
四、致命的效率
< /a>本站作品采用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禁止演绎 2.5 中国大陆许可协议进行许可。
Copyright© 2007 作者及版权归属: 魏武挥 at ItTalks-魏武挥的blog (数字指纹:数字指纹:18531a57ccc95fdb8ecb9482f1a61a8c
十一月 2007 |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日 |
1 | 2 | 3 | 4 |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