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urce favicon23:16 有文化的年 » Blog on 27th Floor
现在过年,都觉得没意思,衣服不缺,吃也不会比平时好到哪里去,又没有什么活动,所以就没有意思,最后连放鞭炮这种边角活动都成了挑大梁的了,这对我们文明古国来说是不正常的。

简单地说,这年很没有文化。文化就是把简单的搞复杂。“文”就是在东西上画的纹饰,本来做只陶碗,只要有个样子能盛水就算是合格的,但要非要再画上些鱼呀鸟的,这就叫文化,按这种思路办事的都叫文化。办得越复杂,越多的事这么办,就越有文化。

某学家说,81年以前都是封建社会。封建也有它的好处,就是时间比较长,文化比较深。有河南民谣这样唱:“二十三祭灶倌,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蒸馒头,二十七剃精细儿,二十八剃傻瓜,二十九装香炉,年三十儿贴花门儿,大年初一撅着屁股作揖儿”。就是说过年从腊月二十三开始,以后每天都有不同的任务。

祭灶的主要活动是供祭灶糖,求的是粘住灶爷两口子的嘴,还是焚香放炮,最后把旧的灶爷牌位拿下,烧掉,他就算是述职去了,过年时才会回来。然后是扫房子,到处打扫一翻,包括各种边角,叫做“扫地扫角儿,长大做官儿”。磨豆腐不一定家家都磨,但馒头在河南是比较常见的,基本上都要蒸。下面两天说的是理发,就是说二十七理的就比较聪明,到二十八再理就给理成傻瓜了,为了避免做傻瓜,人们都在年前三天搞好的头发。

装香炉这事,以前也是重的任务,因为祭祀的神或人很多,一般地,家里有天地全神牌位,土地牌位,灶爷,财神,有井的还有龙王,然后是祖先牌位,比较近的祖先还要单供,不但有男方的,还要供女方那一边的。每一位都要有上香的地方,并且年前就要每天三炷香,一直持续到破五。

年前还要割肉,80年代刚有些钱那会,总要割上几十斤,有还有鱼和牛羊肉若干。肉割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摆在当院里,或者天地全神牌位前,泼上开水,先请神仙们品尝一番。

年三十那一天基本妥当,就开始贴春联,有院子的时候一家总有7、8个门要贴,大门上还通常是两道,再加福字,门款,也是件很累的事,并且通常还很冷,而去年贴上去的纸还很难清理掉。除去这些门上的对联,还有许多小的要贴,包括牲口棚上的“六畜兴旺”,水缸上的“天一生水”,面瓮子上要贴“白面如雪”,树上都要贴一条“树木茂盛”。

除夕晚上各处上香就比较正式了,在早晚吃饭前必须上香,老年人还要跪拜,然后放炮三响,才可以吃饭。晚上12点一过放鞭炮这个,也有说法说放得越早越好,但农村以前还是早上放得多,没人看时间过12点就放。

早上放炮时还要点柏树枝,整个院子都会充满了柏枝的香味,扫得很干净的院子里还会落上一层红色的炮纸。这里还有一些禁忌,比如过年时不能动扫帚,也就是院子也不用扫,所以这些烧过的柏枝和炮纸都会一直留到初五。不能扫地,同样也不能向院子外面倒垃圾。这是一种禁忌,但同时也很人性化,首先家人省掉一些劳动,其次院子外面的公共空间可以保持比较干净的状态。

大年初一的主要任务是拜年。一个大家族的男人会首先集中到一位比较年长的人家里,向他拜年,然后由他带领去给更年长不便出门的本家族老人拜年。据说以前就是要磕头作揖,不过我见的就只有三鞠躬了。更据说以前大家族都有祠堂,就会到祠堂里举行一些仪式,不过这些地方一般都成了后来的大队部,也就难得一见了。

许多地方讲年夜饭,也就是除夕晚上那顿饭比较重要,我们当地还是比较重视初一中午这一顿,家家都会做一桌子菜一块吃。

初二是刚嫁出去的新媳妇回娘家的日子,所以没事的人都会到村口等着看各路新媳妇,有点走秀的意思。并且可以开新郎的玩笑,让他给发烟甚至请客等等,有些年曾经闹得非常厉害。回娘家要带的东西里面比较奇特的是大、或者是巨型的馍,比如要有一对圆形馒头,20公分以上直径那样的,上面还要用面做出各种花鸟;还要有一对虎形的,得有20公分宽,40公分长那样的,前面做出一个虎头。这种东西光是蒸熟并且保证不开裂不塌陷就相当地不容易。

说到蒸馒头,在年前自家做的时候,也要蒸一些各种花馍,比如有燕子,要放到门框上面,意思是让它给家里衔来财宝,还有刺猬,它会叨来财宝。

初三还是继续走亲戚的时间,主要是出嫁多年的女儿回娘家了。直到初五,实际上都是这样。然后村子里会组织一些集体活动,比如喜欢唱戏的,扭秧歌的,还有组织生产队际蓝球比赛的。

破五,有人说本来是“泼污”,可能是这意思吧。这一天可以把垃圾倒在院子外面了。大清早还有个仪式,各家都拿一点炉灰到在附近的十字路口上,然后放个炮。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不知道。

从初七开始,我们当地各乡镇就要起社,也就是社火。“社会”这个词里的社,本意就是这个意思。每个乡镇一天,一直到正月十五再聚到县城去。

起社的主要活动是行进表演,以村为单位,前面有自己村的旗子(一般是横幅的),后面会有锣鼓队,高跷队,旱船队,秧歌队,大头娃娃队,舞狮队,后来还有军乐队。重点是狮子。这样一队一队沿乡驻所的大街走到十字路口,一般队都可以搞丑角表演,只有狮子比较严肃,通常都还要用八仙桌和条凳摆起狮子山来大演一番,最高的我记得可以垒到7、8桌子那么高。还曾经有几年竖起过老杆,就是一根10多米高的粗树干,四周用大绳拉紧,固定好了,同时有四组狮子沿绳子爬到杆顶上,去争夺上面的绣球。这里演出中的大鼓也经常有巨型的,同时有8人来打,打起来真是震人心魄,好像心都要裂开一样,“开心”这个词就是这么来的。

除了队列行进表演,全乡还会请戏班演戏,有时候钱多,就会请两班,对着唱,看谁吸引的人多。

等到全县集中到县城演出的时候,就都是各乡镇的最佳节目了,同时各乡镇的厂矿都会派车,一方面是运送演员和行头,一方面也是自己的广告,窃以为这也可以称得上是“花车巡游”了。

起社的那一天,人群汇集,同时也就成了一个大集,卖各种玩意、耍活的,卖各种农用物资大力丸老鼠药的都会上场,甚至同时就会有骡马市场,买卖牲口的和经纪人穿梭其间。

正月十五又是元宵节,在农村红火的那些年里,县里还会组织大型的灯会,灯有大有小,小的是普通人自己做的,就挂在行道树下,大型的都是各单位厂矿制作,摆放在单位门口或是十字路口,那才是真正的灯会啊。

我想,这样一个年下来,基本上不会感觉到没事干,村里人们也不至于就都聚在一块赌钱。现在国外搞什么狂欢节,也就是花车巡游,国内城市似乎都还干过或者也都是小范围的,在人民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按两手硬的方针,很可以搞一搞嘛。北京太大,全北京的就算了,可以分区搞搞,街又这么宽,企业又这么多,搞一搞才有社会的意思啊。

现在也算是转型期,旧有的遗忘打倒了(倒不光是打倒的),或者它不适应新的社会条件了,但新的文化,仪式制度都没有建立起来,也就搞得大家很没有文化了。尤其是思路还不开放,还守着破得不能再破的春晚当个宝,这样是不行的。上面只不过是河南某地的古代社会风俗,窃以为足可做为参考,全国这么多地方,随便参考一下,就能搞得很有文化了。
Source favicon15:02 选择低科技生活 » DBA notes

选择 Google,选择黑莓,选择 iPod, 选择笔记本,选择 MSN Messenger,选择 Skype,选择 Outlook,选择 Nokia,选择 Vista,选择 Blog,选择电子邮件,选择垃圾邮件,选择网络,选择他妈的垃圾生活...

这几句话是模仿猜火车的开头台词,再读了一次三联生活周刊的这个专题《高科技中的低科技风》之后,觉得现在的这种所谓的高科技生活也是听让人深恶痛绝的。

摘录几段话:

"拜技术教"一旦走火入魔,会让人心生恐惧,所以有人干脆退回到旧的生活方式里去,原来那么多旧技术都是可留恋的。胶片、留声机、机械表,它们的质感、坚固和手工感都是数字替代品所没有的
高科技的本意是提高工作效率,但讽刺的是,IT精英们往往最容易被周围环境所干扰。一些我们认为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的东西,最终往往证明最浪费时间。
简化复杂的数字生活,提倡技术的"极简主义"原则,重新启用低科技,在如今的极客圈内颇为流行
一个简单的问题是,我们真的需要这么多高科技吗?你真的需要随时随地带着手机,唯恐人们不能找到吗?为什么手机就不能只是手机,而非要在手机上听音乐,拍照片,看电影呢?我们真的需要事事求助于 Google、WIKI 吗? 暂时逃离鼠标和键盘,真的有那么困难吗?

真的挺困难。

唉,明天又要上班了。选择他妈的上班。

--EOF--

Source favicon09:38 Read This Now! » DreamHost Blog
Quick, before it’s gone! If you enjoy all the hilarious hijinks, illuminating illustrations, and jovial jokes of the DreamHost Blog, you better suck down a local copy TODAY… We’re having a planned power outage tomorrow night! (Click that link for some more details.. it’ll be from 11:15pm PST (GMT -0800) tomorrow night (Saturday) to hopefully much less than [...]
Source favicon04:36 MyBlogLog tracking AdSense & YPN ad clicks on your site » JenSense - Making Sense of Contextual Advertising
If you pay attention to the blogosphere, there has been a ton of buzz about MyBlogLog (Shoemoney's MyBlogLog category is a great place to start). One of the things that caught my attention was the comment someone made that MyBlogLog...

^==Back Home: www.chedong.com

^==Back Digest Home: www.chedong.com/digest/

<== 2007-02-23
  二月 2007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 2007-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