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urce favicon23:04 随便写写 - 世界是镜子 » 王建硕
那天和Wendy在结婚四周年的时候讨论起来来如果将来的孩子“自私,任性,刻薄。。。”怎么办?总之,如果他带有任何的贬义词汇所描述的性格,该如何?从这里开始,我们开始了非常有趣的讨论,记录如下。 每个人都以为自己是故事的主角? 这个世界充满着各种各样的人,从一个人的角度来看,有各种各样的人。有多少种?我们的词汇里面有多少中描绘人的词汇,就至少有多少种。如果用儿童的简单的判断划分,可以大概分成好人(用褒义的词来描绘的)和坏人(贬义词的)。而有趣的是,这中间的任何一个人,在读起童话故事的时候,总觉得自己是故事中的“好人”,那个“正义的”一方。不是白雪公主,也是救天鹅的王子,总之巫婆和黑天鹅都是别人。有趣就有趣在,每个人都用这样的方法来看世界。而总是成对成对出现的褒义词和贬义词,其实是在形容同样的事情,就是站的位置不同而已。 在一个圈子里面,总避免有些人和人的冲突和不理解,而冲突的双方,都可以在古典的名著里面找到自己的影子,也可以找到别人的影子,却都认为自己就是罗密欧或者朱丽叶,而其他的人都是拿着棍棒的族人。这不是很有意思吗?到底这个世界有正义和邪恶吗?我相信有,但是我回顾历史清楚的看到自认为自己是正义的人不简单总代表正义。 世界上通用的为了国家英勇献身的故事,不仅仅激励了获胜方的军队,不也一样激励着波兰土地上的德国兵和中国土地上的日本兵?他们也一定以为自己就是英雄故事里的主角?这也就是战争悲哀的地方吗? 名著描述的,是人性,一直未变的人性,因为对于每个人来说,这个世界,仅仅是这个真实的世界在自己这个角度的投影而已。 世界是面镜子 常听见有人埋怨中国人怎样怎样,其实,就是像埋怨者,像我们这样的一个一个的人构成了“中国人”的称呼。在大公司里面叫嚷着厌倦了官僚体系的人们,却就是这些人造就了这样的体系。。。这样的例子太多了。 抱怨社会道德沦陷的人,未尝不成为别人抱怨的对象,和别人眼中的“丑陋”的。 在道路上面到处闪灯,按喇叭抱怨其他人不守交通规则的,常常就是最不守交通规则的; 而感觉到自己受到歧视的,常常就是最喜欢歧视别人的。 就拿歧视为例,我们可以做一个分析。 凡是在一个新的城市遇到了一些不顺心的事情,动不动就用:“我不是本地人,所以他就。。。”来解释的,还有在网上为了“北京人好还是上海人好争论不朽的,都是用一个逻辑在思考:就是人的好坏是可以根据他的生活地判断的。凡是根据出生地来判断一个人,就和根据这个人的肤色,种族,性别,宗教信仰来判断一个人一样,是典型的歧视。马丁路德金是个有智慧的人,他说希望他的四个孩子将来生活在一个有他们的品格而不是他的肤色来判断的国度。就是说,把除了一个人本身的其他的任何的因素扯进判断标准里面,就是错误的。 我们判断一个人,为什么要根据他是哪里人呢?“北京人比上海人好”这是错误的,“上海人比北京人好”这样的结论也好不到哪儿去,同样是错误的。 还有一个例子,就是北京大学的一位被杀害的女学生说过一句话,“剥夺别人自由的人也无法最终获得自由”,我觉得有道理,一个封建的社会,平民没有自由,皇帝也未必有真正的自由。 当我们对待这个世界的时候,我们的观点有些时候可能并不重要,但是观点下的逻辑更加重要一些,当我们的逻辑错误的时候,辩论双方的观点都是错误的。 世界真的是个镜子。你用什么样的方式去看它,它真的就会回复给你同样的东西。 注一:随便写写,没什么逻辑。 注二:以前有个好心人在blog上面留言说,“建硕,你挺爱思考,但是摆脱,去读点书吧。”呵呵。深知自己读书太少,却发现一旦读个只言片语,却想的更多。我们总是没法超越古人的智慧,自己绞尽脑汁想出来的,一翻以前的书本,却发现不止一个人明明白白的写在那里。或许在科技这种地方,我们相对古人还有些先进,但是对于人文,思想,对人生的感悟,却无论多少代,都需要自己重新感受一边的,然后在30万写下这些感受的人后面,再多写一篇而已。就比如人类有能力把人送上天,让信息自由流动,却直到现在还没有只会避免战争。...
Source favicon22:58 为什么没有我要的插座? » 王建硕
我想不通一件事情,为什么到现在还没有我想要的插座: 一个USB控制的电源插座,它可以用这样的语句来从电脑控制开和关: Set objLamp = CreateObject("Plug.Lamp") objLamp.On = True 更多的带芯片的电器不够,还要能互相连接的 更进一步,就是为什么现在在网络上面可以远程控制的设备还那么少呢?这是我的梦中电器: objLight = new Light(“2001:db8::1428:57ab”); objLight.Status = On 我就需要一个这样的一个平台,让大家可以轻易地做这件事情。 我们可以想想这样的应用: 比如有一个一个可爱的电池驱动的灯,配一个可爱的大按钮,按钮按下,灯就亮了,按钮放开,灯就灭了。和其他的灯不一样的是,按钮和灯都是Wifi的,有自己的固化在芯片里的IPv6地址的,就算我出差把按钮带到了纽约,按下按钮,在家里的灯也会随着开关,Wendy就可以看到灯亮了。这种应用,在10年前就应该出现了呀。 再比如,为什么现在还没有出现联网的LED显示器呢?就是经常用来显示”欢迎某某某领导前来视察”的那种。它也可以有一个想网卡的MAC地址一样的IPv6网址,可以在互联网上(可以是网站,但我更关心的是一套编程的平台和框架)控制它显示的内容,或者绑定一个RSS源什么的。 为什么还没有这样的应用呢? 互联网还是互联网,没有把触角伸到我们平常的生活中间。互联网和硬件的结合,我相信会是一个大的趋势,就如同Skype电话已经让互联网摆脱了电脑,甚至摆脱了显示屏。 遥想1995年,在我用自己的手接触到互联网的时候,就看到有些有趣的应用,就是你FTP到一个站点,欢迎屏幕上面就会显示地球的一个地方的一个可乐贩卖机里面每个品种的可乐还有几罐。为什么12年以后,那种互联网和硬件结合的应用,还没有出现呢? 其实,我不要多,我只要一个USB接口可以控制的电源插座,有了它,就有了很多的可能。创新硬件和互联网的结合,就是更多人可以使用的互联网。...

^==Back Home: www.chedong.com

^==Back Digest Home: www.chedong.com/digest/

<== 2007-03-17
  三月 2007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 2007-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