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一些方法来对产品进行评估和测试,我们才会发现设计、开发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然后迭代着再设计和再开发。我记得在 7 月份的话题我写过一篇贯穿整个产品生命周期的用户研究,里面谈到了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为了控制篇幅,本文要谈谈产品面世(上线)后,如何通过定性的用户访谈去评估产品的使用体验。
另外,并不是只有设计师这个职位才有责任和义务去做用户访谈,一般来讲,有经验的产品经理会比视觉设计师来的更有效一些。
产品的设计不可能 100% 所有人都喜欢,也不可能 100% 让细分的目标人群都喜欢,我们只要求做到 80%,争取做到 90% 就是优秀了(这里只是打个比方,可能大家对这个比例会持不同意见)。这点可能大家都知道,但很少人有这样的心态。摆正心态之后,用户访谈可能会进行的异常轻松和顺利。
那么在开展之前总是需要准备的,这个阶段的用户访谈大部分是定性分析为主,去了解产品是如何被使用,以及验证传达给用户的体验是否和自己所想的一致,更多情况下,是需要否定自己。准备工作这里就不展开了,无非就是按照设定的角色、目标人群去招募用户,约定时间,准备场地和环境,沏几杯茶或者准备一些饮料,然后就开始朋友间的聊天 :D
通过访谈,收集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的问题,这是我认为比较有效、可行和可控的方式。而且可以在产品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开展,而不限于是开发阶段还是上线 beta 等。经验告诉我,在实际用户中,有人比你更了解你设计的产品。:D
在访谈进行过程中,轻松并且适时地引导和让用户——实际使用产品的人——发发牢骚,而作为产品设计人员,在这些牢骚中总能挖掘和发现很多有价值的信息。
一般来讲,我们很容易从访谈中涉及以下问题:
* 没有我想要的某个功能或者找不到(前期业务流程和需求分析)
* 某个功能用起来很耗时间,步骤太多(信息架构、流程)
* 我以为 aa 表示的是 bb……(界面文字)
* 这个太丑了(图形设计)
同时他们也会提一些建议:
* 这个要是放在这里就好了
* 要是我一眼就能看到,不用点进去,那就太酷了
* 因为我想…所以最好提供…的功能
不用觉得他们的问题是多么的具体和细节化,实际上用户只会提这些问题。在访谈中,有一点必须去发现的就是用户对整个产品的印象。以前的一个同事用一个故事提醒了我,我们可以在访谈中加一些偏心理学的测试,举个例子:如果把网站比作人,你觉得是男人还是女人?像自己的孩子还是父亲、母亲?
关于访谈,还想说的就是最后怎么去记录和整理。如果是一对一的访谈,那么可以靠录音,访谈后再整理成文档。如果有第三人专门记录,那么挺好的(访谈的人可不要太多哦,用户是会紧张的)。至于录像、录制屏幕,我觉得一般也没有太大必要,而且挺麻烦。
整理后的访谈记录应当包括以下部分:
* 访谈对象的角色
* 他/她的使用情景和建议(用他/她的原话)
* 他/她为什么会这么做和这么建议(这不一定是问出来的,而且大部分情况下最好不要问)
* 访谈过程中的一些想法和总结
最后提一下的是,在一些产品中可以提供一个良好的反馈渠道。为什么说是良好的呢?比如每个网站都有联系我们,先不管大部分网站管理人员处理这些问题不及时,用户即使看到联系我们这个字眼,可能也不想把自己使用中的问题给反馈出来。良好的反馈渠道应该是友善的、方便的和快速的,比如很老套的使用一些小奖励,告诉用户“测试有奖哦~”,这招还是比较有效的,当然更多的也可以结合产品去发挥一些创意。
在这些都做了之后可能收集了一堆问题,然后怎么处理?这可能是大家更关注一些的问题,比如如何面对那 10% 的用户提出的建议。这牵扯到产品定位、品牌传达、商业目标等很多问题,如何平衡、取舍,这又是一个大话题了。我想篇幅有限,以后总有机会可以与大家探讨,或许本期话题中有人已经展开了 :D
最后祝大家中秋节快乐!国庆快乐!
转载请注明出自UCDChina.com,谢谢。
各位虾友,大家好~
继前一阶段,新浪对于Rss地址进行调整以后,最近新浪又对博客文章地址进行了调整,这使得抓虾无法判断原来文章地址与目前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因此文章未读数会多出20篇。
小虾和大家分享一下应对的办法,就是看的时候根据时间确定是否要读,在我上次登陆之后更新的文章,我就读一下,然后将上次登陆前更新的文章统一标记为已读,这样几个全部标记为已读下来,未读文章数又恢复正常咯
由于抓虾的文章严格依赖于BSP的Rss输出,因此BSP的调整可以给抓虾带来了不少的麻烦,希望大家能够谅解。
看博客,吃月饼,祝大家中秋快乐。
I’m thrilled to announce that Version 2.3 “Dexter” of WordPress is now ready for the world. This release includes native tagging support, plugin update notification, URL handling improvements, and much more. This release is named for the great tenor saxophonist Dexter Gordon.
The entire team is really proud of this release, and I’m happy that this is our second on-time release under our new development schedule. The grand experiment of a more agile WordPress with significant features in the hands of users more often is working. I could write a blog post about each new feature, but I’ll try to be brief:
api.wordpress.org
service which then compares it to the plugin database and tells you what the latest and greatest is you can use.You’ll notice that two of those features are straight out of the most-voted for ideas list. That’s just the user facing stuff, if you’re a developer you’ll be interested in:
$wpdb->prepare()
way of doing SQL queries.You can view the Codex for more information about the release and some screenshots. And of course the place to download is always the same. Before you upgrade you may want to check out our Preparing for 2.3 post and the list of compatible plugins on the Codex.
A number of people are hosting upgrade parties around the world, including myself in San Francisco. If you are let me know and I’ll promote it on my blog.
九月 2007 |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日 |
1 | 2 |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