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6 聚光灯下的作家:艾伦·韦斯曼 » 中外对话新鲜出炉

《没有我们的世界》展望了一个自愈中的后人类地球,是“一次思想实验”。采访中,该书作者和凯特·切尼·戴维森谈到了有关此书的写作,并盛赞中国的“魄力”。

艾伦·韦斯曼的环境报告把他带到了地球上最遥远的角落。从亚马逊雨林,到南北韩非军事区,到纽约市庞大的地铁系统,这位美国记者踏上征程,搜寻人类对自然界影响最大和最小的地方。在他的近作《没有我们的世界》里,韦斯曼到了一个从未有人去过的地方,进入一个想象的时空:人类突然消失,地球开始自愈。

包括中译本在内,这本畅销书现已翻译成30种文字,被称为是我们时代最具煽动性的“思想实验”。“中外对话”编辑凯特·切尼·戴维森采访了韦斯曼,谈及写作《没有我们的世界》的起因,以及该书对人类环境的终极看法。

凯特·切尼·戴维森(以下简称“戴”):为什么要写这样一本书,为什么选择现在写?

艾伦·韦斯曼(以下简称“韦”):2003年7月,我接到《发现》杂志编辑打来的电话,她想要我探究一下,如果我们从地球上消失,会发生什么情况,你知道,就像现在。明天,我们都会死去,假若地球不再有我们,大自然会恢复到从前的状态吗?当我跨越了理论的可能性之后,我意识到这将为我们提供对世界看法的全新视角,这将是从另外一个方向观察事物的新的途径,而不是担心我们如何才能逆转一切。

戴:显然,这篇杂志文章逐渐发展成了一本书。你怎么知道人们会对基本上甚至与他们无关的一本书感兴趣呢?

韦:当我告诉人们,我在写一本关于如果没有他们地球会是什么样子的书时,他们的第一反应是“噢,那不是很好吗?!”那对我真的很有吸引力,使我想知道,这会是什么情况。我们是否在一定程度上都怀念伊甸园? 这是否只是我们的一些幻想?还是真有那么回事?我猛然意识到,我的想法在很多层面上非常吸引人,然而我们内心也有只是喜欢目睹事物被毁的嗜好。

戴:你为什么会那么认为?

韦:我认为,可能有一些不同的心理状态同时起作用,一部分是我们天性中的动物性,我们天性怀念一个美丽、自然的世界,没有一切乱七八糟的东西,我们在目睹自然把它完全吞噬的过程中感到极大的快感。AM·霍姆斯写过一篇小说叫做《伤感恋曲》,在小说的开篇,你会看到一个完全极度受压的郊区家庭,他们无意中做了一件可能让房子起火的事情,他们本可以很容易扑灭,但接下来他们只是相互看着,尽管事实上他们在激烈的争论中,他们彼此对视,看了看火焰,面露微笑,然后走开了。似乎在说,啊,管它呢。

关于我的书,有人对我谈到了类似的事情,特别是关于你房子的墙,或者是围绕着我们整个文化的墙——如纽约市,若没有我们的支撑,会如何土崩瓦解。很多人对我说,阅读那一章有趣极了。

戴:写这本书的经历如何使你对全球变暖之类的事情有着不一样的看法?

韦:我用同样的方式看待全球变暖。气候变化一直在地球上发生,但是这次(自工业革命以来的变化)显然起源于我们的活动,因为很容易证明我们往大气中排放了多少二氧化碳,以及碳的数量和我们制造的其他温室气体与温度上升之间的相互关系。

我小时候对古生物学着迷,我可以接受地球在不断地变迁,我不能接受的是我们这个物种失控了。因此,我对全球变暖的看法没有变,而且得到了强化,我从未遇到过能让我减少关注的任何事情。

戴:这本书完稿之后,你认为形势已无可救药了吗?

韦:对于希望,或者对于大自然会发生什么事情而受到激励,我的看法实际上确实发生了变化,而且经历了好的变化。目睹环境破坏,我曾经真的很沮丧,我曾用世界末日来考虑这一问题,这是一种高度人类中心主义的观点。我们所知的地球可能在走向终结——非常可悲的是因为我们自身的活动——也许意味着我们(人类)这个物种的结束,但是生命不会结束。在写这本书的研究中,我接二连三地看到,生命是多么地不屈不挠,令人惊讶。

戴:嗯,因此地球将比我们的命长。但是我们人类注定要失败吗?

韦:我不会轻言放弃。我想,人类的生命将延续下去,那就是我为什么要写这本书。书名叫做《没有我们的世界》,但是我真的希望我们密切注意正在发生的事情,完整地了解我们所造成的影响。我不想让这本书成为一场辩论性的讨论,而是向人们作出展示,让他们得出自己的结论。不过最终,我提出另外一个假想:假如我们也许不死,但是每个家庭只生一个孩子?

戴:那是中国执行已久的政策,然而这一想法在你的国家美国仍然很不受欢迎。你从那里的读者获得了什么反响?

韦:反响各式各样,有些持欣赏态度,但是拉什·林堡(一位保守的美国电台脱口秀主持人)在节目中把我骂得一钱不值。

戴:你认为或者希望你的书在中国的反响将会怎样?如同你书中所说,中国仍然是地球上人口“繁殖”最活跃的国家?顺便说一句,中国不认为自己是我们今天所面临的全球环境问题的始作俑者。

韦:他们不是问题的始作俑者。然而, 人口激增,他们的人口增长无疑居世界之首。他们也曾是力图有所作为的世界领导者,我认为,中国的实验(独生子女政策)非常有魄力,而且非常、非常难以试行和执行,显露出很多的缺陷。不过,那正是实验所要做的。

中国人创造了一个实验,引出了很多我们必须克服的问题,我希望他们获得敬重,希望我们会再次考虑这一实验。就像开始时,人人都不重视气候变暖问题,不想正视它,但是现在我们转而意识到我们不得不去面对它。在谈及全球变暖时,我认为,正如阿尔·戈尔一样,中国人也是先驱者。

戴:你是否是全世界采用独生子女政策的真正支持者?

韦:这本书是一个思想实验。即使是人口过剩问题,或者是一个家庭只生一个孩子,我对那个根本不满意,不仅因为我爱我的姐姐,而且我是老二,因而甚或不可能坐在这里。不过,我们面临着不愉快的选择。认为我们可以重新回到吃森林友好型食物或其他东西的生存状态是荒唐的,我们不能毁灭自身而进入可持续状态。我们必须降低消费,那意味着我们要么通过回收反复消费,要么消费更少的东西,发展是有限度的。


艾伦·韦斯曼:美国记者、作家、纪录片制作人和教育家。

凯特·切尼·戴维森:驻旧金山记者,“中外对话”的美国编辑。


首页图片由rogiro

19:48 Basic Steps:融资基本步骤 (II) » Bo’s Blog 邵博客

上一篇讲了第一步,“准备”。要开始找了,找哪个VC,怎么找?

首先,要知道,除非你已经很有名,做过成功的企业,不然你一份email给一个不认得的VC,收到回复的机遇是很小的的。VC每天受到很多email。我一般总会看一眼,即使是不认得的人寄的,但是我知道好多VC看都不会看。如果是我认得的人介绍的话,我就会看得比较仔细。

所以第一点,尽量找人介绍。当然实在找不到人,如果把下面几步做好,还有可能。

第二点,自己一定要做research。这个VC有没有投过你这个行业?他是什么样的背景?能不能把你的公司与他的背景或其他投资挂上钩?但是要点到为止,不要显得牵强或太明显的拍马屁。

第三点,在email里,要用几句话,把企业的给用户的核心价值(或解决的问题)讲清楚,并把自己(或团队)的背景优势说清。

第四点,不要问问题。我受到的有些email,里面有一长串问我关于他们企业的问题。一个VC不可能有时间来回答这些问题,除非他对你的企业已经有很大兴趣。

email不要超过半页。附上商业计划(怎么写商业计划)。

先寄给几个VC,直到有一个正面回音。与这个VC见面,听取意见,修改商业计划和email,在发给更多的VC。目标是同时能与3-5个VC
谈。

17:35 Srizbi Botnet Unleashes "Recruitment" Blitz » I got Spam?!
The volume of malicious spam has tripled in the past week, largely due to the Srizbi botnet. This botnet is currently responsible for 46% of all spam sent this month. The current flood of spam isn't selling anything-rather it's delivering a payload of malware designed to add computers to the botnet. The malicious spams either tell the recipient they were caught on video in an embarrassing manner or exploit Classmates.com by telling the recipient they have a message waiting there. Depending on which scam they get, the unsuspecting user is either directed to a fake Classmates.com site or a fake video site. Once there they are asked to click on yet another link, which downloads the malicious payload. Get more info here! See full article.

Related Entries:

Don't be a zombie - 15 January 2007

BotNet Hitting Networks Hard - 13 December 2007

Botnet Source Code For Overachievers - 02 February 2008

We Got Spammed! - 13 February 2008


Knock out SPAM at server level!

Contents of this feed are a property of Creative Weblogging Limited and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laws. Violations will be prosecuted. Please email us if you'd like to use this feed for non-commercial activities at feeds - at - creative-weblogging.com.
15:58 差一点(呆伯特-20080627) » 呆伯特

原图

12:25 与神合影 » 刘润

今天(6月27日),比尔·盖兹,从他创立、并服务33年的微软,正式退休。可是我加入微软将近九年,亲眼见到比尔·盖兹(注:可惜他没亲眼见到我),也就才两次。

第一次是在新奥尔良,参加一个全球微软一万五千人的公司大会。会议还没开始,各国团队就开始举着国旗热烈的挥舞着,比赛一样的高呼口号,一浪赛过一浪,热情极其高涨,如同一锅滚开的八宝粥。坐在很后排穿着龙装的我,婉拒了一个国家同事“交换球衣”的请求,就远远的看到好像有一个小白点从幕后慢慢挪到了舞台中间,不动了。然后,神奇的事情发生了,会场突然安静下来,逐渐被一种虔诚安详的气氛笼罩。八宝粥们都站起来,面向小白点有节奏的鼓掌,就这么一直鼓掌,一直鼓掌,一直鼓掌,一直鼓,一直。没有人说话,只有永不停止的掌声。巨大的投影屏幕上,终于看到了一张慈祥的脸,那是比尔·盖兹,面带慈爱安静的微笑,就这样站在那里,站在那里。感觉很久很久以后,他轻轻地用手压了一下,掌声停了下来,全场鸦雀无声,屏住呼吸等待比尔·盖兹说出第一个字。

我好像看到了神,微软员工心中的真神。

与神合影,是很多微软员工的梦想,但绝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如果微软公布一项福利,比尔·盖兹每小时都能在繁忙工作之余抽一分钟和一名员工合影,那不幸排在最后的那名员工估计要苦等30年。关于和比尔合影,有很多故事,最有名的那个故事有关比尔的保镖。

话说一名微软国际员工千里迢迢来到了西雅图,排除万难,打算拍照不排队,直接冲到了比尔·盖兹办公室所在的楼层。盖兹好像不在,他很失望,但还是掏出了相机,打算拍几张办公室的照片聊以安慰。快门按下去,一个保镖就走过来,完了,看来这里不能拍照。保镖看了一下他的员工卡,确认他是微软员工后,说,“非常对不起,这里不能拍照,刚才的照片我需要删除”。删除?胶卷相机,怎么删除?你要把我的胶卷都拉出来曝光?保镖好像早就料到了,气定神闲的取过相机,好像在说,小样,土了吧。他取过一个早就准备好的暗盒,非常娴熟的把胶卷退了出来,仿佛每周要做八百次那样熟练,然后装上一盒新的。保镖极有礼貌的把相机还给了这个同事,问,“先生,我能要一下你的地址吗?”还要地址?你不是要写信给我的老板告状吧?“不,先生,我把胶卷冲出来并剪掉刚才那张,然后,就会把全部照片、底片都寄回去给你,不让你损失其他任何美好的记忆。西雅图访问愉快!”

多么周到的国际偷拍者专享贵宾服务,要被多少次偷拍才能练就这样的境界啊!

自打听过这个故事后,我就放弃了直接冲到比尔·盖兹办公室的打算。没戏。但是我一直不抛弃、不放弃和他合影的打算。直到第二次再次见到他。

第二次是在北京,香格里拉酒店,比尔·盖兹会来参加一些重要的会谈。酒店已经做过安全检查,更早有人按照他的行程演习了一遍又一遍,精确到从电梯口到会议室门口要走多少步、几秒钟。那一刻终于来了,当几个保镖非常紧张的护卫着比尔·盖兹和一大群人浩浩荡荡顺着手扶电梯上来的时候,我如计划,就站在二楼电梯旁。五米、四米、三米、两米,越来越近,越来越近,这是我第一次在两米之内见到我的七次方老板。机会就要来了!我慢慢地、慢慢地,把手伸进了西装内袋,准备掏出早就准备好的相机~~

~~突然,我停了下来,凝固住了。我看见了那个保镖(是西雅图那个吗?),那个保镖也看见了我。他死死的盯着我在西装里握着相机的手,然后也慢慢地、慢慢地,也把手,伸进了口袋~~

我知道如果我把相机掏出来,他也会掏出来,但那一定不是相机。就这样,我看着比尔·盖兹和身边的人说着话,从我身边擦肩而过,直到他们走远。我第一次看清楚了他7美元剪的头,以及传说在香港Sam's Tailor定制的西装。但是,Mission Failed。

哎,什么时候,才能与你合影。

额滴神啊!

====

注:昨天和我的老师,原江苏省发改委主任钱志新聊天时,谈到比尔·盖兹捐出全部身家给慈善事业。老师深有感慨的说,从无到有是成功,从有到无是伟大。是啊,很伟大。

11:46 Blogger即将增加数个重要功能 » WebLeOn's Blog
Blogger in Draft一下子推出了大量功能上的更新,不但添加了几个非常重要的功能,还对已有的一些功能做出了改进。通过这次的更新,Blogger的可用性有了质的提升。这些功能在不久的将来就会在www.blogger.com正式推出。

添加的功能包括:
Webmaster Tools Verification
可以为你Blogger帐户中的所有Blog在Google WebMaster Tools里面进行自动认证,方便用户对多个blog进行进一步的SEO改进;

Star ratings
可以为每一篇文章添加打星的功能,可以让你的读者对你blog中的每一篇文章进行从0到5颗星的评分;

Import / export of blogs
导入与导出功能,可以把blog里的所有文章和评论导出到一个Atom格式的XML文件中,以便导入其它的blog软件或服务;

Embedded comment form
页内评论功能,现在你的读者终于可以在blog的文章页上直接进行评论。页内评论目前支持Google以及OpenID的登录方式;

New post editor
新版的文章编辑器,支持图片的拖曳以及更多的HTML控制选项。

其它的改进包括:
——改进与Google Gadget的整合,能够更好的修改Gadget的属性;
——Blogger Dashboard的再次优化,改变“show all blogs”的显示方式;
——Subscribe页面元素被发布到WWW;
——可以把Blogger in Draft控制面板设置为Blogger默认;
——在控制面板显示Blogger in Draft的官方blog。
03:04 Web Site Optimization: FrontEnd and BackEnd » MySQL Performance Blog

I spent Monday and Tuesday this week on Velocity Conference It was
quite interesting event worth attending and it was very good to see
the problems in this are going beyond Apache, PHP, Memcache and MySQL.

A lot of talks on this conference was focusing on what is called
“FrontEnd”. The meaning of Frontend is not the frontend web server
commonly used in many architectures but rather optimization on the
client side - how to make a browser to do less requests, make them
parallel, fetch less data and execute client side code faster.

Steve Souders mentioned in his talk for Alexa 10 web sites he examined
typically 80-90% of page response time comes from other things than
fetching HTML of the main page - fetching CSS, JavaScript, Images
which makes it number one thing to focus your optimization on.

I do not fully agree for number of reasons.

First - a lot of people focus on Backend optimization first, have
monitoring and graphing setup based on the main HTML page response
this means quite frequently we speak about sites which have relatively
well optimized backends but have not spent time on the frontend
optimization. In this case not a big surprise there are more low
hanging fruits on frontend part. We often deal with people with
less than optimized backends with some pages (search,reports etc)
taking minutes to load which makes these few seconds you can shave off
by client side optimization secondary.

Second - The stakes for backend optimization are higher. If you do not
optimize your web site on Frontend you will have worse user experience
- users may not engage so actively, leave your site faster or not
convert. This is very important. However if you do not optimize
backend enough to handle your load your web site can simply get
overloaded and die. Remember all these “slashdotted” or
“techcrunched” sites which went down because their back end just was
not ready.

Third - Even if your backend is reasonably fast say you can have under
100ms response time on main HTML page there are still reasons to optimize
it, especially for large scale systems. If you can come up with idea
to provide same response time just with lower hardware requirements
you can save on hardware, power and operations which are considerable
costs for large projects.

I would say instead the same rule as back end optimization applies
here - if you spend 90% time running PHP code and only 10% fetching
data from MySQL database it does not make sense to focus on MySQL
optimization. If 90% is spent on other tasks than fetching your HTML
page all together you surely should focus on it. But get real numbers
for your application before you decide.

Having said that I will now go and read Steve’s book which he kindly
signed for me to get up to speed with front end optimization.


Entry posted by peter | 9 comments

Add to: delicious | digg | reddit | netscape | Google Bookmarks

00:52 中国“水交易”初显雏形 » 中外对话新鲜出炉

一新的水权规范有望缓解中国西南干旱地区的水荒问题。周季钢、彭光灿和曾臻借机就水交易的前途和风险作出了报道。

4月1日,朱家平从铜梁县水务局的工作人员手中,拿到了一份盖满公章的取水申报报告。这些公章,分别由蒲吕镇及其下属的3个村子所盖。在该报告获批之后,朱家平才成为新联村11社溶洞水源的合法水权使用者。

朱家平的公司计划用溶洞水养殖娃娃鱼。按照新近出台的《铜梁县水权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朱家平的申请应具备的条件之一,就是“与第三者利害关系的相关说明”。该县水务局水政水资源管理科负责人刘尚斌对此的解释是:必须征求水源地附近的3个村子的同意,“看会否影响村民的饮水用水安全”。

虽然手续复杂了一些,但朱家平认为值得。因为在取得村民书面同意后,将来若因取水而发生纠纷,自己便可理直气壮得多。更为重要的是,该水源位于铜梁某开发区附近,随着大量企业入驻园区,一旦有用水需要,则需要向朱家平付费购买。由此,朱家平成为了中国第一部地方水权规范办法的首位受益人。

实际上铜梁并非是第一个涉及水交易的地区。早在2000年,极度缺水的浙江义乌市就以2亿元的价格,向毗邻的东阳市购买横锦水库每年5000万立方米的永久饮水权,这恐怕是中国有记载的第一笔“水交易”。2006年,北京水务局宣布,每年向河北支付2000万元的“生态补偿”,且之后将向山西、河北两省“买水”。

在“碳交易”逐渐被人们所熟悉的时候,“水交易”也开始慢慢进入人们的视线。随着民间交易行为的日渐增多,铜梁县成了中国第一个进行“水交易”法制化尝试的地方政府。可以肯定的一点是,铜梁的尝试只是拉开了这个大幕的一角。而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中国日益严峻的水资源危机

据新华社报道,1990年以来,中国平均每年因旱受灾的耕地面积,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1/5;全国600多座城市中,有400多座缺水。日益深重的缺水现象,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障碍。与此同时,水污染却与日俱增,如何用经济杠杆来调节水的分配、使用和治理,已成为摆在中国执政者面前的首要难题。

不幸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并没有明确规定水资源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划分原则,这必然会导致相关利益方的无序争夺,最终反而加剧了水资源的浪费。

铜梁县所在的中国最大的直辖市重庆,便因为“水权”制度缺失深受其害。据重庆市水利局政策法规处副调研员周懿回忆:2006年夏季,重庆遭遇了罕见的旱灾,嘉陵江重庆段水位逐日下降,取水口全部暴露,无法正常取水。而气象部门则称,嘉陵江上游的金沙江流域雨水充足,“应该”有大量的水源汇入嘉陵江。造成这个矛盾的原因就在于金沙江四川段大小水电站有近50余座之多,他们为了发电而截流,加剧了位于它们下游的重庆的灾情。最后,在国家水利部门的干预下,四川方面才下令金沙江沿线的水电站开闸放水。3天后,重庆嘉陵江水位明显上升。

而铜梁县更是重庆缺水的重灾区,2006年8月,其9个场镇26.15万人饮水困难,5个场镇7.1万人全靠异地送水。整个铜梁大地满目疮痍,干裂的农田可以伸进人掌,耐旱的竹子也都枯死。

虽然当年通过开闸放水暂时缓解了灾情。但是重庆和四川两个省份之间用水的矛盾却仍然存在。遇到突发事件时,仍然无法实现迅速协调解决。穷则思变,在严峻的形势下,铜梁成了冲在最前头的“黑马”,重庆首部水权管理办法在这里诞生了。

2007年3月,铜梁县水务局组建了专门班子,从事《办法》的起草工作。然而,过程却并不顺利。

首先,不同的学者,对“水权”的理解不尽相同。譬如原水利部部长汪恕诚曾说,“水权”最简单的说法,是水资源所有权和使用权;而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崔建远则认为,水权即为依法对于地面水和地下水取得使用或收益的权利。这造成了在后来下发的正式立法文件中,关于“水权”的定义,被人为回避了。

其次,法律专家认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亦未能明确“水权”。如果《办法》精确划定“水权”概念,势必在引起纠纷时,出现于上位法相悖的情况。显然,铜梁没有能力、也不敢有所突破。仅在《办法》的第二条中规定:本办法所称水权是指依法取得水资源的使用权,包括水资源开发权、取水权、用水权和排水权。

除此之外,《办法》原稿中规定的“经过市水行政部门批准”,业已改为在修改过程中,需向市水行政部门征求意见。这背后是一个严峻的中国式难题——“‘经过批准’涉及到行政许可的问题,比较麻烦。”刘尚斌说。

 尽管一波三折,经过激烈的争论并两易其稿之后,办法终于于2008年1月获批实施。

虽然《办法》并不完美,但依然为中国的水权改革,提供了可借鉴的路径——以经济杠杆来调节各个用水主体之间的矛盾。水行政主管部门将依据全县的水资源情况,将每年度的用水、排水指标分配到各行业、各单位与各乡镇,它们可将未用完的指标上市交易。

这样一来,各单位就不得随意地用水、排水。否则,一旦超过水行政主管部门所规定的指标,就要到市场上花高价钱购买指标,若买不到指标,将承受更重的行政处罚。这也意味着,在相对节水的单位,可在降低运行成本的同时,通过水权转让可获得一笔额外收入。

“理论界一直在探讨如何水权改革。至今为止,我还没有看到中国其他地方有这么一个规范性的文件。《办法》的制定,无疑为将来重庆市制定全市性的水权管理办法,做了很好的尝试。”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环境法学院研究组专家、西南政法大学教授曹明德说。

重庆市水利局新闻发言人卢峰则直言,如果在铜梁出了成效,甚至对于全国的水权改革也有借鉴意义。水权改革,用法律法规来规范取水、用水、排水行为,保障水权(使用权)交易的进行,对于目前的中国来说,已经是迫在眉睫。

一系列地方法规的出台,也极大的促进了中国中央政府层面的政策变革。综合民间交易的经验和地方出台的一些法规,由水利部部长陈雷签署发布的《水量分配暂行办法》2008年2月1日起正式施行。

《水量分配暂行办法》全文共17条,首次对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水量分配———比如长江流域各行政区每年如何取水,以及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下其他跨行政区域的水量分配的原则、分配机制、主要内容等,作了比较全面的规定。

水利部副部长周英认为,“和之前颁布实施的《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一起,这两部法规规章标志着中国初始水权分配制度基本建立。”

《上海证券报》等媒体更进一步分析,《水量分配暂行办法》有望全面激活中国水权交易市场。不同地区之间进行水权转让,从而用市场化手段推动水资源更加合理配置、全民节水将成为现实。 

水权法规正迎面走来。新的问题是,水权立法能一劳永逸地解决中国的水资源危机吗?在不少学者看来,问题没有那么简单。

正如明智的经济学家们所担心的,排污权交易是把公共物品转化为市场行为的一个极好办法,但要成功实现制度设计之初所定下的良好愿望,除了应该具备良好的法律和技术手段之外,更重要的是政府作为其中的守护者,必须有极度的公信力。否则,结果殊难预料。

比如,就取水权的优先等级设置,取水指标、排水指标的制定等等,如何确保合理?如何做到公平?如何不影响可持续发展?这一切,都在考验着各级政府。

铜梁用水大户——永磁材料厂厂长李佰荣对《办法》表示支持。但是,他同时也担心, “如果水权分配量过多,此后的交易就失去了意义。如果分配量过少,势必引起水价非合理性上涨,给企业增加额外负担,不利于当地经济发展。”

铜梁水务局官员尹远明坦承,由于鲜有参照,“水权分配”也成了最困难的一环。

以纸厂为例,每生产1吨纸的耗水量国家有标准,然后根据用量、回用、损失之后的量来计算排放量,这让水务官员很头痛。除此之外,由于定额限制用水,涉及各单位、企业的经济利益,因此在执行过程中会出现许多不配合的情况。

刘尚斌日前抽查到的某茶馆便是如此。实际上它每平米的用水量是20多升,但按照其自行填写的数据,平均下来只有大约0.16升。

如今,铜梁水务局已经组成多个调查小组,为《办法》制订后续补充法规进行调研。其首要的任务,就是确定各个行业、单位、地区的用水指标。这是一个庞大而纷繁的过程。

 “标准最难制定,水权改革任重道远。”刘尚斌感慨说。


作者简介:周季钢、彭光灿、曾臻是驻重庆的记者。 实习生蒋霞曦也参与了此稿的写作。

本文来自于《时代信报》并经中外对话编辑修改

首页图片由Jae Yong.Bae

^==Back Home: www.chedong.com

^==Back Digest Home: www.chedong.com/digest/

<== 2008-06-26
  六月 2008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 2008-06-28